浓浓粽子情,兰溪中小学“花样”过端午
导报讯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为让广大中小学生、幼儿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认同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文化自信,连日来,兰溪各中小学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包粽子等开展形式丰富的端午节活动,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百对亲子包粽子
日前,灵洞乡中心学校举办亲子包粽子活动。
活动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分工合作,挑选粽叶,将粽叶卷成漏斗状,用糯米、蜜枣、鲜肉等充实压紧,有模有样。一包一绕一捆间,一个个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粽子就做成了。
对于小学生来说,制作过程并没那么轻松。尽管如此,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窝叶、放米、塑型、捆绳,一道工序都不马虎。
在光明小学的分会场上,“雷锋妈妈”和“雷锋奶奶”们也纷纷赶来,加入到学校的“红色传承”活动中来,整个食堂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烟溪小学的分会场欢声笑语不断,大家愉快地享受着包粽子的过程,折竹叶,扎线生,翠绿的粽叶在手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个有模有样的粽子陆续诞生了。“我们包的不仅仅是粽子,还把快乐、幸福、安康一同包进这香香糯糯的粽子里。”家长们说。
一个个粽子在三代人的手中诞生,如同一粒粒种子像星星火炬一样在几代人心中传承着。
巧制香囊“忆”端午
为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日前,汪高中心小学通过“悠悠爱国心、浓浓端午情”活动,引导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端午时节,古人为了保佑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这不仅是一种民俗,也可用于驱虫祈福。
学校以此文化内涵为核心,组织孩子们开展“制香囊”民俗认知活动。通过活动,孩子们了解了艾草、菖蒲、佩香囊等与端午相关的知识。
此外,该校学生还通过彩绘手抄报“知”端午,传承优秀文化精髓。同学们的作品生动形象,体现出端午节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对祖国欣欣向荣的自豪,对祖国美好明天的祝福。
个个粽子飘“党”香
无国无以为家,无家不能成国,没有家国情怀,端午节就无处落脚。在兰江小学,同学们用一个小小的粽子,包裹出中华传统文化,飘出爱国情意。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6月11日,兰江小学组织师生在学校食堂开展了端午节特别活动——包粽子。
该校党员教师们边为学生们讲述端午节的来历,边演示了粽子的制作过程,详细讲解了包粽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只见党员教师们先是精心挑选粽叶,接着用巧手将粽叶卷成漏斗形,放米压实、包裹,再用绳一绕、一捆,不一会儿,一个“鲜绿”的粽子就诞生了。
从无到有,从匆忙到从容,孩子们包得越来越得心应手,脸上也不由地露出笑容和自豪。历时一个小时的劳动,孩子们快乐地体验了一把包粽子的乐趣。这小小的粽子里不仅包裹着雪白的糯米,更包入了浓浓的爱国爱党之情。
记者 姜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