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溪的重生
兰溪市马涧镇的汇溪村是让溪水滋养着的村子,还被两条溪流同时润泽,那该有怎样的温情脉脉!
站在汇溪村的堰头,前溪(骥溪)和后溪(梅溪)交汇出数百亩宽阔的水面。清晨的薄曦,掩不住粼粼的波光点点,前溪流水淙淙,后溪水波缓缓,两股水流并不顶撞,同样是澄澈碧透,一个有些欢腾跳跃,另一个有些端庄持重,迎头碰面,彼此都浅浅的漩出几个笑涡,便合拢在一块,携手向奔了。
走上堰头,过了一座石板桥,便是后潘。后潘是汇溪的自然村,汇溪的风景数后潘最佳。我并不了解后潘的先祖是“清潘”一支,或是“富潘”后裔,还是“贵潘”的留脉,兰溪“三潘”宗室遍布,大都逐水而居。村子里还保留着好多泥墙老屋,粗粝的黄土,青黑的板瓦,泛白的木门,路边的陶瓮,在窜堂风的吹拂下,幽幽散发着古老的气息。
走在后潘村,屋里的老人,静静的,眼神里满是温和的笑意,几个折转,便出了村。迎面见到前溪曲曲折折,虽是欢腾,却还是安分的。一个路过的村民,见我实在面生,便问:“客人,侬哪里格?”“我……兰溪,来看看。”见我定神看着溪水,村民郎朗地说道:“这条溪从马涧流来的,再上面就是红岩脚咯。”“红岩脚。”我想起还有个红岩石佛的印象,“哦。”我点了下头。“呵,就是……这些年水小了。”村民的话声一下低落下去,他却又指着一处崩塌的堤坝,“咯,那里就是前年发洪水时冲掉的。”滚圆硕大的石头,累累的堆叠着,我心里想着,该有怎样的水势,才能冲毁数十年的堤坝。溪滩里,拱起的沙堆,漫漫如堙,零乱的杂树,看着荒芜。桥墩被埋进砂砾里好深,显得桥洞并不高大。“有两年水都漫过桥面了。”村民说着,已经晃过一片竹林。
折回到村里,再转到后溪。站在后溪跟前,觉着溪水不再清亮,而是有些发白。我回头见到一个老农,端着碗吃早饭。“大伯,这么迟吃午羹。”“嗯,山上刚下来。”“哦,杨梅熟了,这些日子摘杨梅都来不及咯。”“今年杨梅都没,去年一场瘟病瘟掉了。”老农并不因杨梅低产了就丧气,他搁下碗,走到我跟前。“这后溪的水不清。”我盯着水面,“以前,不这样的,上面姚塘下挖了条溪坑,流这边的水小了,就这样啦。”“你到官堰,就能看到一个小电站,那边的水拿来发电了。”我有些理清后溪的水流迟缓的原因了。“以前,这里的风景好的很哩,溪边都是古樟树,砌堤坝,砍掉了,就剩几株。”我转身见着几棵古樟,郁郁葱葱,想象着,这一路,垂柳依依,鸥鸟飞飞,在一河潺潺流水浮光中,该是怎样的一番画境。
沿着梅溪往下走,就是觉林村了。这个因觉林古寺而得名的小村,同属汇溪村。站在路边,一个挑檐翻角的小亭,和合两仙拱肩顶起屋檐,造型很是别致,遗憾是有些颓败,几处白蚁咬过的梁柱,满目疮痍,虽被铁箍圈着,看着却是摇摇欲坠。在村里梭巡一遍,还能见着残存的石墙,一块偌大的道院,一条缓缓的水沟,给寂寥的村里带来些许的生气,村里老人兴致勃勃地说起寺庙的兴盛,从她的眼神里,我都能感受到当年的风貌。
站在觉林村口,再一次直面汇溪,我不由得感想绵绵。这一汪水面,她是温情的,她不会自我倾吐,岁月变迁,人们对她逐渐的放任。其实,她也是深情的,她在等待着,期盼着一个机缘,让她的美丽焕发出新的容颜。当我听到汇溪村对双溪有了综合整治的方案后,我便觉着这个时机已经来临,那将是汇溪涅槃重生的辉煌时刻,她定会成为马涧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是兰溪人争趋向往的农村家园。
胡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