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30日 

第01版:头版

“欣”速度背后的发展密码

  ■ 本报评论员

  从签约到落地仅用了90天,从开工建设到主体封顶仅用了173天,从首批设备进厂到实现量产仅用了3个月……

  这是兰溪项目建设的“欣”速度,更是兰溪发展的新速度。看似一串普通的数字,实则是深入推进“四大战略”的缩影,也是“担当追赶、再创辉煌”的生动注解,背后蕴含了兰溪发展的密码。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你跑到时间前面去了,那么,你就发展了;反之,就是停滞,甚至是倒退。在这当中,速度至关重要。没有更快的速度,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发展。也就是说,发展,必须“快”字当头。

  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兰溪新一轮的发展,才吹响了冲锋号,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

  如果要问“欣”速度背后到底蕴含了什么样的密码?答案一定是担当和实干。

  “欣”速度显担当。一个项目,从招引到签约,从落地到建设,必然会遇到诸多的问题、挑战和羁绊。“欣”速度的创造,背后凝聚的是兰溪市领导、相关部门单位及项目建设方干部职工的责任和担当。显而易见,如果没有他们“项目为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两眼一睁、干到熄灯”的担当,一切都将无从谈起。事实证明,作为兰溪发展的主力军,在推进发展的道路上,只有干部职工的肩膀能负重、敢担当,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想办法、找机遇、谋出路,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也才能一往无前。

  “欣”速度见实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实干是最有力的担当,无论什么样的担当,最终落脚在实干上。回顾“欣”速度的形成和实现,“实干”两字总是闪耀其中。在欣旺达项目的开工仪式上,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明旺曾深有感触地说,项目从正式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了三个月时间,这是兰溪各级领导合力推进、高效服务的结果,是政府部门、单位和各位同事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工作的结果。而“合力推进、高效服务”“全力以赴、夜以继日”,也成了“欣”速度实干精神的最好诠释。

  “欣”速度,彰显的是态度,体现的是精神,折射的是力量。兰溪发展,需要更多的“欣”速度,也需要不断加速的“欣”速度。只有时刻保持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以奔跑的姿态追赶,以实干的心态作为,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兰溪速度和效率,就一定能打造彰显兰溪特色的共同富裕县域样板,为全省、金华全市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兰溪元素、贡献兰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