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向新学期!
兰溪公安首堂安全教育必修课“开课”
迎着朝阳,放飞梦想。又是一年开学季,学生们结束了快乐的暑假,重返校园。前车之鉴告诉我们,开学之际是学生安全意识最为淡薄、安全事故隐患最多的时候。为此,兰溪警方给学生和家长上好新学期第一堂“安全教育”必修课。
交警送安全 这些“干货”请收好
随着今年国家“双减”教育政策的出台,兰溪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始推行“课后服务”,这将引起学生放学高峰与下班高峰叠加,给早晚高峰期的城市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
为保障学生们返校安全,兰溪交警坚持“一校一策”,提前与辖区学校做好工作对接,认真筹划开学期间学生出行问题,针对性制定交通安保工作方案,做好交通应急处置准备。对开学季即将出现的交通运行态势进行分析研判、发布预警,筑牢校园交通安全屏障。
开学前,兰溪交警排查了学校周边道路隐患,到各个中小学、幼儿园张贴了开学季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海报,提前发布开学后易堵路段、施工路段及学生交通安全小知识等知识。
“同学们,我们在上学和放学的时候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昨天,兰溪交警组织各中队警力前往辖区学校,为学生们上好交通安全“开学第一课”。
“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记心间。交警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回家切勿在道路上嬉戏、打闹,不做“低头族”;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时,不要闯红灯,应当走人行横道,不翻越隔离护栏;切记12岁以下不得骑自行车上路,16岁以下不得骑电动车上路;大学生假期返程如果选择公路客运,请到正规客运站乘坐具有合法运营资质的车辆,切勿在站外、路旁拦截车辆上车,要拒乘非法营运和超员车辆。
另外,除了提醒孩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外,家长也要务必遵守交通法规。每天上下学高峰期,接送孩子的家长在学校门前要做到即停即走,如遇拥堵,请按道行驶依次通行,服从现场交警的指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安全返校、回家。
花式骗术多 “防诈礼包”要收好
近年来,学生屡屡被骗的新闻让人唏嘘不已,而在这些案件背后,可以看出学生群体性格单纯,社会经验不足,一直以来是受骗的高发人群。新学期来临,为提高在校学生的防诈意识,兰溪警方整理了以下几种校园中常见的诈骗手法。
游戏充值类诈骗。如今,手游在学生群体中备受青睐,诈骗分子会以送皮肤、送装备、充值点券等方式行骗。广大家长要提高自我和孩子的防范意识,不要让孩子随意使用手机,告知孩子支付密码。孩子们也应提高警惕,切勿随意购买装备或进行充值。
校园贷款诈骗。“非法”校园贷以虚假宣传诱骗学生贷款,骗取学生个人信息,代替学生办理贷款业务,取到贷款后消失;帮助学生办理贷款后,冒用其身份继续贷款;以贷款前需收取担保金、人身保证金为借口,反复骗取学生钱财。在校学生应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警惕各种变相“校园贷”,遇到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向大学生放贷应及时告知学校或立刻报警。
冒充子女QQ、微信向父母要学费。不法分子冒充家里在外读书的孩子,找各种借口借用他人手机,与父母联系,称要参加著名教授的授课,需要父母交培训费或者出车祸、生病急需医药费等借口实施诈骗。建议家长手机里最好多存几个孩子常联系的同学及老师的号码。如果遇到任何涉及到资金要求转账汇款的信息,一定要证实情况属实后再进行汇款转账,以免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最后,提醒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要提高警惕之心,多了解各种骗术手段,不要盲目听信相关信息,涉及到钱的,一定要多方核实。同时,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与陌生人打交道时,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多加防范。
紧守小金库 人身财产安全要小心
刚入学,新生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都比较陌生,相互之间缺乏应有的照应,防盗意识最为淡薄,防范措施不力。入校后,学生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大钱存银行、小钱留身边,以防被盗。平时,不要随意露富,炫耀自己的钱财,这样难免会遭到一些“有心人”的惦记。不要带不知底细的所谓老乡或是刚认识不久的“好朋友”回寝室,更加不要留宿,以免引狼入室,平白给自己或室友带来损失。
大家外出时不要轻易和陌生人交往,在交友过程中尽量不透露过多个人信息,要有自我保护意识。高校学生要约束好自身行为,不要酗酒,拒绝黄赌毒。
很多大学生离开了家就放飞了自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行事,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其实意外往往来源于大意。大家一定要注意晚上外出不要到偏僻、无人或陌生的地方;集体外出要结伴而行,不脱离集体单独行动;独自出行时,至少要让一位朋友知道你的位置,应随身携带手机,如遇到危险,立即报警。
同时,不要搭乘“黑车”,切忌贪图小便宜,以免因小失大。在上车前,请记住或者拍下所乘车辆的车牌号、司机的样貌特征,发给自己的亲人或者朋友。上车后,切记不要坐到副驾驶座上,以便紧急情况逃跑。打开手机定位,确保司机是往目的地开去。不要在车上随意暴露自己的财产,保持自己手机有电,能随时与人进行联络。
通讯员 程翼飞 记者 陈志恒
兰溪市公安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