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新征程 书写新时代党校教师的新答卷
◎中共兰溪市委党校 蒋胜男
【核心观点】“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意气风发踏上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赶考之路。党校教师是党直接掌握的教师队伍,是党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作为一名青年党校教师,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书写好人生赶考路上新答卷,必须要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理论自觉的意识、实践锻造的本领、精神引领的力量、政治过硬的素养,答好思想、实践、精神、政治4张人生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作为一名党校青年教师,意气风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理论自觉的意识,实践锻造的本领,精神引领的力量,政治过硬的素养,书写人生答卷。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以理论自觉的意识,答好“思想卷”。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蕴含着深厚的政治分量、理论含量、精神能量、实践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今时代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作为党校教师,要做到三个坚持。一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研究、探讨、阐释和开拓,了解背后的理论基础、时代背景、主题主线、内在蕴涵、历史贡献、创新之处。二要坚持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理论自觉,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三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理论和工作水平。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以实践锻造的本领,答好“实践卷”。党校教师作为“领导干部之师”“执政骨干之师”,履行好职能,担当好使命,就要锻造高强本领,增强三种能力。一要增强“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深入基层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以选题精准的角度、看问题的高度、积累知识的广度、思想的深度四“度”,聚焦政治和学术,做实实在在的学问。二要增强调查研究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提高“七种能力”的明确要求,其中第二种能力便是“调查研究能力”。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结合兰溪市情实际,聚焦热点重点难点痛点问题,深入现场,深入群众,开展实地调研,献出务实之策。三要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多向书本学,紧跟学术前沿,追求学术创新,厚实理论功底;多向实践学,多关注社会热点、现实问题,跳出惯性思维,增加实践经验;多向前辈学,继承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以精神引领的力量,答好“精神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依靠这样的精神力量带领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新征程上,作为青年教师,要发扬三种精神:一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冷板凳精神,学术研究是一项枯燥的工作,需要漫长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稳得住心神。二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透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了解背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是担当追赶、攻坚克难的精神,面对知识水平和实践脱节的“先天不足”,和经历、阅历不如学员的“倒挂”现象,要有敢于斗争的勇气、攻坚克难的决心、积极进取的斗志、科学实效的方法去克服。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以政治过硬的素养,答好“政治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校是教育培训干部的地方,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方向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的错误。作为党校教师,要提高政治三力。一是提高政治判断力,明确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必须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提高政治领悟力,必须对党中央精神深入学习、融会贯通,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提高政治执行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都做到立场坚定,在党言党,不发杂音,不出噪音。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立足新发展阶段,党校青年教师要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豪情壮志,书写新时代党校教师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