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美丽河湖” 滋养幸福生活
本版文字 刘长生
兰溪因水而名,因水而兴,“水”对兰溪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兰溪水务人始终秉持治水精神,以江为脉、拥江入怀,利用“亲水”的优势,做好水文章。
这些年来,兰溪水务工作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治水方针,紧扣治水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创新工作体制机制,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保护等工作,相继完成了一大批水利骨干工程,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浙江省“美丽河湖”创建项目——衢江兰溪段,就是一个鲜活的实例。
一带“美丽河湖”浮出水面
兰溪市2021年“美丽河湖”创建项目——衢江(游埠溪出口至插口段),涉及堤防总长11.1千米,总投资约8500万元,建设工期一年。项目依托兰溪市“三江”防洪安全综合提升工程(先行段)按照建设“美丽堤防”要求,在已建堤防堤后建设一条结合“村村通”工程的防汛抢险道路,并沿线配套休闲设施、景观绿化、亮化照明,提升已建的“四滩九景”等。同时,将游埠片、中洲片打造成万米绿道,以满足附近居民对亲水及美好人居环境的需求。目前,主体已完工,堤防既保护了安全,又成为一道美丽的休闲风景线。
衢江“美丽河湖”的创建不仅有助于提高全市的防汛抢险应急能力,还减轻了周边道路的通车压力,使有着“濲溪重镇”和“钱江上游第一埠”之誉的游埠古镇拉近了与兰城的距离。整个工程完工后,形成防洪安全、交通出行与美丽景观的有机融合,经过水务人不懈的努力,一带“美丽河湖”正悄悄浮出水面。
“现在的衢江滩地生态公园,像传说中的田园牧歌式世外桃源,我们都爱来这里走走看看,一边锻炼身体一边欣赏江边风景,好不惬意!”游埠镇洋港村退休老师邵大伯乐呵呵地说。谈起衢江沿岸这几年的变化,周边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兰溪市衢江“美丽河湖”创建范围从老游埠溪出口开始,至下游插口村,涉及河道长度约 11.1千米,沿线途径游埠镇、赤溪街道、上华街道。近年来,通过沿线治理,厚植生态底色,不仅发挥了湿地“城市之肾”的生态功能,还为人们打造了一个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提升沿江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一举多得。与正在实施的“拥江兴城”战略相结合,将把这里建成兰溪诗路核心景观区,并与金华、衢州、建德的三江六岸诗路文化和建设浙中生态廊道建设相呼应,打造兰溪文化旅游发展的更大空间。
以水为媒 融合发展
衢江“美丽河湖”创建,融合了兰溪各项工作,统筹安排,有机结合,共同发展,成为一项融开拓性、前瞻性、综合性、实用性、服务性等于一体、全面兼顾的历史性工程。
坚持全域统筹。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规划和大花园建设,与文化旅游、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衢江“美丽河湖”建设,充分发挥游埠古镇文旅优势,将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景区等串珠成链、连线成网,努力打造保障生态、绽放美丽、承载福祉、寄托乡愁的美丽风景线。
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注重河湖生态修复与管理保护,还生态空间于河湖,全面构建生态自然、河通流畅、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河湖水网新格局。
坚持系统治理。以河湖水域为主轴,统筹推进防洪排涝保安、河湖生态修复、入河排污口整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等,水岸同治共建打造治水升级版。
坚持文化引领。充分挖掘与展示游埠古镇的治水文化和人文历史,紧扣诗路建设和全域旅游,努力营造江南水乡诗画意境,将衢江建成兰溪传承民俗风情的新节点,彰显兰溪历史文化的新载体。
漫步在衢江沿岸兰溪绿道上,远望北山,近眺衢江,品鉴“四滩九景”,融合各地的特色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真是美不胜收。
千年古城、千年商埠,山水之城,大美兰溪。悠久的兰江商埠文明,孕育了兰溪地方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底蕴。60万聪明睿智的兰溪人,在“强工兴市、拥江兴城、文旅兴兰、环境兴人”四大战略的指引下,正坚定不移地走城市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以幸福河湖滋养幸福生活,追赶跨越,努力实现再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