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如石 破之如沙——女埠红糖
“凝结如石,破之如沙。”这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有关红糖的记载。这些天,正是甘蔗收获的时节,兰溪甘蔗主产区女埠街道汇潭村充满了甜蜜的气息。而红糖的甜,带有甘蔗的清香。
在汇潭村的红糖厂,屋内正中间摆放着九口大锅,每一锅都盛着不同的糖水、糖浆。在屋旁,一边是榨糖梗(兰溪人的俗称,属甘蔗的一种)的机器,整根的糖梗经过碾压,糖水顺着管道流到屋内的第一口大锅里。榨出的糖水要在当天熬成红糖,不然糖水放上几个小时就变味了。
糖水在屋内的九口大锅依次呈现不同的状态,从糖水到粘稠的红糖汁,师傅们在一旁不停地搅拌着,红糖汁越浓稠,需要搅拌的次数就越多。白色的水汽从锅中升起,整间屋子弥漫着红糖的氤氲馨香,屋顶是两层架空的设计,让水汽从空隙中散去。
据载,传统的土法熬糖技艺始于汉,兴于唐。明朝《天工开物》对其工艺有详细记载,包括榨汁、开泡、赶水、过滤、摇瓢、出糖、打沙、成型等基本步骤。
制糖师傅介绍,压榨出来的糖汁液需先过滤去除泥土、纤维等杂质,接着以小火熬煮,第一锅的汁液在慢慢沸腾时,上层会浮有黑褐色的泡沫,用工具把泡沫捞去,再将汁液换到另一锅继续蒸煮。糖梗的汁水从第一口锅一直舀到最后一口锅,每口锅中都会蒸发掉一部分蔗汁,在最后一口锅中变成了金黄色的糖浆。水分在不断的搅拌中慢慢地蒸发,使糖水的浓度逐渐增高,高浓度的糖浆在冷却后会凝固成为固体块状的粗糖,使红糖带有一股类似焦糖的特殊风味。
土红糖一般分成散糖和糖块,两者味道相差无几。松散的红糖中添加了小苏打,颜色要淡一些,而糖块在口感上会有一点韧劲。红糖内蔗糖的含量高达95%,保留了较多甘蔗的营养成分,也更加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能快速补充体力、增加活力。无论制作菜肴还是甜点,红糖都是其他糖类无法替代的。
在红糖厂,还有红糖麻花和红糖小酥饼,这些是在糖水熬到还有七成左右的水分时,淋到小酥饼和麻花上,让红糖将麻花或酥饼包裹起来。晾干后一口咬下,既香甜又酥脆,醇厚的红糖味道充满整个口腔。
在寒意渐起的时节,制糖的师傅们传承着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技艺,点燃炉火,搅起糖浆,每个平凡瞬间,都在参与创造舌尖上的甜蜜事业。
记者 沈冰珂/文 王 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