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4日 

第07版:万象

小伙把聋哑流浪汉捡回家 花光积蓄为他治病,结局很暖

  11月16日,湖北老河口市薛集镇,从河北走失的聋哑老人都红江终于和家人团圆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走失的整整12年里,老人非但没受什么苦,反而活得“挺滋润”,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位名叫陈小峰的80后小伙子。

  偶遇流浪汉带回家,为他治病花光积蓄

  2009年冬天,陈小峰在街头偶遇了一位流浪汉。天气寒冷,这位流浪汉只穿了件短袖,趿着双凉拖鞋。他不会说话,只能用手比划,原来是个聋哑人。陈小峰起了怜悯之心,便带他去餐馆吃了饭。当时,陈小峰在一家工厂打工,月薪2000元,还住在公司宿舍。经过再三思考,他骑着摩托把流浪汉带回了30公里外薛集镇的家。

  陈小峰的母亲孙金莲看到儿子领着这么个人回家时,一开始也不接受。“一家人的负担大得很,他还多管闲事。”但是,当天晚餐,她还是为流浪汉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没过几天,陈小峰发现聋哑老人的小腿有好几处伤口化脓溃烂,就带他到村卫生室去治疗。小峰要去打工,临走前跟村卫生室交待,所有花销记他账上。后来,聋哑老人又生过几次病,陈家人带他到医院检查并住院一个多月,因为没有身份证没有医保,所有医药费陈小峰都负担了。

  在上海打工的妻子,还不知道家里多了个人,当问小峰家里有多少钱时,他支支吾吾地说“没有钱”。妻子气坏了:“我每个月寄几千块钱回来给你家用养孩子,你把钱花哪里了?”等春节妻子回到家,这才全明白了。善良的妻子尽管生了气,但看到聋哑老人懂礼节不惹事,还会主动帮家里种菜做家务,也接受了他。

  不懈寻找十几年, 聋哑老人对恩人跪地磕头

  十几年来,陈小峰从未放弃为聋哑老人寻亲。聋哑老人听不见不会说话,但会写“都”和“江”两个字,还会写四川。于是,陈小峰到派出所报案,想查查是不是四川人,却一无所获。

  今年11月初,眼看大家都打上了新冠疫苗,陈小峰也想让聋哑老人去打。苦于没有身份信息,小峰再次动起了寻亲的念头。

  11月12日,在民警和口语老师的引导下,聋哑老人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都红江”三个字。通过查询人口信息,发现河北泊头市四营镇有一人信息与他高度相似。15日,民警手机视频连线对方家属,当看到屏幕那头的女子时,聋哑老人激动得“扑通”一下跪到地上连连磕头。

  16日,老人的家属从河北连夜赶到老河口。当都红江看到车上下来的四妹时,两人抱头痛哭。失散12年的亲人终于团圆了。都红江的外甥穆海明说:“太感谢湖北的好人了,陈小峰太伟大了。把我舅舅照顾得这么好。代表我们全家感谢他。”他说,当年舅舅骑自行车去姑奶奶家,可能喝了酒迷路了,身上又没钱。

  陈小峰抹着眼泪说,相处12年,最近才知道他的名字叫都红江,1968年生,比他大14岁。离别那天,吃饭的时候,都红江突然放下碗对他跪地磕头。后来车子开出院子,都红江又从车上下来,对着他再次跪地磕了几个头才上车。 据新华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