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飞成绩全省第一,空军航空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
章舟:我能行 一定赢
记者 徐桢瑾
近日,空军招飞局南京选拔中心向兰溪市第一中学发来贺信,祝贺该校毕业生章舟通过选拔,被北京大学录取为“双学籍”飞行学员。
目前,章舟已在学校进行训练。从他的父母、老师的口中,记者了解到了这个一路脚踏实地走来的闪光少年。
成长路上 谦虚又自律
章舟是兰溪唯一一位被空军航空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培养“双学籍”录取的飞行学员。
空军招飞招收的高中生飞行学员入空军航空大学后,采取“四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在空军航空大学全程培养4年)和“3+1”军地联合培养模式,其中“3+1”军地联合培养飞行学员注册空军航空大学和地方高校“双学籍”,学历本科,将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3年,在空军航空大学学习1年。
“双学籍”飞行学员每年招收学生名额有限,报名学子除了需要体验飞行合格,还要经过身体、心理、政审等严苛选拔,最终再结合高考成绩进行综合打分,方能入选。作为北大、清华、北航“双学籍”预选对象,今年高考总分650分(一段线589)的章舟从报考飞行员大军中脱颖而出,以全省综合排名第一的身份被北大录取(飞行员)。
章舟的母亲告诉记者,章舟从小就是一个让父母省心的孩子,学业上的事情从未令他们操心过。这次孩子被北大录取为“双学籍”飞行学员,他们一家人很是高兴。在旁人看来,章舟也是大家口中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录取喜讯一出,不少人都来向章舟妈妈讨教经验,但她却说:“我其实没做什么,就是把他养大,做了每个母亲都会做的事,没有什么特别的。我想主要还是学校的功劳,特别要感谢教育局领导、校领导和他的班主任。”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章舟的父亲也曾经是一名军人,在边防待了二十多年。因此,章舟在报名空军招飞时,一家人都非常支持。军人这个头衔在他们一家传承了下来,这让章舟的父母感到非常光荣。
在章舟母亲眼里,儿子一直都很听话,也很懂事。因为父亲常年驻军边防的原因,章舟基本由母亲带大,随了母亲温和的性格,是一个安静的男孩子,为人低调谦虚。章舟母亲告诉记者:“初中时,有一次放学,我去接他,别的家长对我说‘章舟妈妈,你家儿子这次考了年级第一。’我很惊讶,我说我不知道,章舟从来没和我说过,后来我问章舟,你这次是不是考了年级第一,怎么没和我说。他说‘是啊,这有什么好说的。’”
章舟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他的书架上几乎每层都摆满了书籍,图书内容涉猎也颇为广泛,有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自然科学,以及其他综合类图书等。章舟的奖状和荣誉证书都被完整地保存着。今年4月,他还被评为了金华市“五好学生”。
面向未来 北航是初目标
在班主任郑向明看来,章舟的性格有些文静。“他是那种不太让人注意但是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学生,比如上课专注的眼神,课后碰见老师时那种带点羞涩的淡淡微笑。”提起章舟,郑向明的话语里满是欣赏。
从高二起,郑向明开始担任章舟的班主任。在开学初,他让全班同学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写下自己的目标学校,章舟写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一天,我看到教室里就章舟一个人,我就喊他站在他写的目标学校边上,帮他拍一张照片,我告诉他,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到时候看看我们当初的约定。”郑向明说,现在看来,他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高考前,郑向明让家长将手机壁纸换成孩子想报考的大学,他和章舟妈妈都换上了北大的手机壁纸。高考后,章舟取得了650分的成绩,超一段线61分,后经层层选拔,最终传来了被北大录取的好消息。
回忆往事 奋斗是主色调
高考结束后,郑向明给学生们布置了最后一份作业,让学生们回顾并写下自己的高中三年的往事,章舟也写下了自己的故事。
“人的记忆总是很奇怪,从前的喜怒、从前的得失、从前的哀愁与激动、从前的挫折与成就,在这些一切都成为过去式时,回首而望,曾经的轰轰烈烈都已褪去浓烈的色彩。事过,记忆总会为过往蒙上轻纱,你可以回忆,可以重现。”在回忆报名招飞时的心路历程时,章舟表示当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淘汰不要紧,见识见识也好。”但没有想到竟然通过了体检,也许命运就是会眷顾那些努力的幸运儿。
“再次回想高中,那些往事又显得更加遥远。但是,曾经奋斗的年华是与现在的自己息息相关的。时间更迭,过去的汗水肯定会在未来得到肯定,过去的偷懒也定会让现在的自己买单。百因必有果,该奋斗的年龄不能选择安逸。”章舟在文章结尾中这样写道:“我想我会永远记住六个字:我能行,一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