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17日 

第03版:民生

闯红灯、不戴安全头盔、逆行都能看见

会“说话”的智慧遮阳棚升级了新功能

  记者 陈志恒 通讯员 董泽琪

  导报讯 近日,市民赵女士接到了一通来自兰溪交警的违法告知电话,不禁好奇自己究竟是怎么被查到的。

  “当时我心里想着在路上没看见交警,不戴头盔肯定没事儿,没想到最后还是被查到了。”赵女士在交警大队交通违法处理窗口接受处罚和教育后表示,她再也不敢有侥幸心理,以后骑车一定要戴好头盔。

  去年8月以来,兰溪将城区11个主要路口非机动车道的25个遮阳棚改造为“智慧遮阳棚”,棚内的立柱上多了块数字屏,实时展示路口非机动车通行情况,而且在红灯时还会有智能语音提醒。但只靠一句提醒远远不够,不少市民还是我行我素,将安全文明出行抛之脑后。

  为进一步强化电动自行车道路秩序管理,有效消除驾驶员违法侥幸心理,今年1月初,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对现有的“智慧遮阳棚”进行了优化再升级,将整个系统连接至非机动车智慧管控平台。当非机动车有闯红灯、不戴安全头盔、逆行、停车越线、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时,遮阳棚的智能分析仪会抓拍一张违法图片,并实时传递到系统后台。民警在后台进行大数据分析比对,经准确审核后,再打电话通知违法非机动车的驾驶员尽快前往交警部门处理。

  “以前要靠民警在现场执法劝说,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智慧遮阳棚’非现场执法进行追处,节省了大量警力。1月1日以来,依托这项新功能,城区中队已查获各类非机动车违法行为340起。”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中队长郎任远告诉记者,近半个月来,闯红灯、逆行的行为明显减少了,整个交通秩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路口守法率也不断提高。

  兰溪数字“赋能”路面违法整治行动,提升了城区道路交通管理科技化水平,增强了市民的交通安全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