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立镇 产业强镇 共富兴镇
黄店: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立足“山水黄店” 加快打通“两山”转换通道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黄店镇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探索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今后五年,黄店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逐步打造浙中乡村旅游目的地,奋力谱写“山水黄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1年,黄店1~10月乡村振兴工作位列全市第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5789元,同比增长18.3%,农村30928元,同比增长19.2%。全长约15公里的“甘建线沿溪绿道”已基本贯通,沿线美丽乡村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兰黄公路三期目前全线测量评估工作已完成,兰芝风情线全线提档升级。王家村区块引进文旅集团水滑道、开元颐居酒店集团运营王家村青年公寓、小木屋等业态;余粮山区块成功申报余粮山区块省级试点项目,“两山一溪”4A级景区合作框架签约,正谋划推进中;芝堰区块荣获全球人居环境村落范例奖,“欢庭·兰芝度假村”正式开业,“产学研游”一体化基地基本建成。全镇现有民宿(农家乐)38家,420个床位,每户年均净增收5~20万元。然之梦休闲旅游园开园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
坚持“四智融合” 以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为发展基石
以“最多跑一地”为宗旨,建立“两所一庭一室”联调工作机制,2021年以来,镇村两级调处并形成书面协议124起,同比上升40%。截至目前,市级交办的8件重复信访事项全部化解,矛盾纠纷兜底化解半年度考核位居全市第一。以“未来乡村”建设为抓手,探索“八房四景二中心一礼堂”机制,组织村民群众开展义务劳动、志愿活动等1200余场次,创新设立“福分制”、设置“福气奖”,深入开展“美丽家庭”“笑脸墙”等选树活动56场次。深化村务协商委员会机制,发动乡贤共同参与村级事务,创新推行委员、村两委成员“双向承诺、双向沟通、双向测评”的“三个双向”机制,并探索成立2个村务协商联盟,其中“飘香致富”协商联盟中,佳泽坞村依托蜜梨产业村集体年收入突破50万元。
夯实基础保障 纵深推进精细化管理
2021年,推行镇机关干部指数积分量化考核办法,用“双十”指数考量干部“干事”指数;进一步深化日周月季年活动,班子成员带队常态化开展重点工作督查;持续开展党员违法违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违法违纪行为同比下降50%。完善土地监管方案,加大整治查处力度,截至目前,共开展动态巡查252次,发现并及时制止土地违法行为8次;以“非农化”“非粮化”整治为突破口,盘活村闲置林地、园地等2000亩。成立整治工作专班,集中力量攻坚甘溪流域连片整治,目前已全部完成收回。2021年1~10月,黄店镇累计完成盘活7家低效用地企业,面积56.12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28%,其中D类及停产闲置29.99亩,其他低效用地26.13亩;“低散乱”企业(作坊)整治15家,完成全年任务的150%。
抓党建 着力实施红色工程
2022年,黄店镇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地、共同富裕样板镇”发展定位,咬定“生态立镇、产业强镇、共富兴镇”的发展目标,着力推进“未来乡村”建设,进一步打造“一心两线三区多点”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总抓手,打造“红色示范区”“红色示范带”“红色示范点”等新时代党建高地;深化“日周月季年”行动,细分“青年担当”干部能力提升行动和“扛旗争先”工作实绩竞赛,坚持在“一线”锤炼干部,完善关爱激励、岗位锻炼等制度,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持续开展赌博、酒驾等违法违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对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依纪从严处理。
抓产业 努力激活发展动力
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意识,持续开展“项目大突破、突破大项目”系列攻坚活动,力争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提升乡贤文化公益力和影响力,引导乡贤投身家乡建设;积极破解土地、资金、人才等制约因素,为项目落户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重大项目专班化推进,分项推进考评机制。加快白露山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配套项目招引,谋划建设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加大“五花四果”培育提升扶持力度,培育5个以上具有规模化效应的农产品品牌,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高质量建设桐山后金村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项目、余粮山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集聚项目。王家村区块继续构建民宿集聚产业,打响“白露有约”民宿品牌,积极对接企事业单位将疗休养基地、团建基地落户黄店;余粮山区块有序推进省级扶贫项目建设,以高端民宿及周边产业集群打造多个网红打卡点,吸引更多的人到黄店创业;芝堰区块加快古建保护性开发,推动芝堰区块业态招商运营。
抓生态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实施“生态黄店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建立健全积分制考评体系,“八有八无”优秀村实现全覆盖,垃圾分类走在乡镇前列;以巩固芝堰水库生态治理成效为中心,辐射黄店流域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慎终如始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常态化开展松材线虫病治理,探索疫木“发现——砍伐——处置”闭环管理体系;推行“治水治土治气”清单式巡查工作体系,探索建立“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闭环监管机制,并探索数字化巡查措施。
抓民生 不断夯实民生福祉
以未来乡村建设为重点,深化王家村“八房四景二中心一礼堂”场景应用,并逐步拓展至其他村;以“学在黄店”为抓手,充分发挥“白露源”教育基金导向作用,有效提高黄店的教育水平;建好镇级敬老院。加大“兰黄公路(三期)”政策处理保障力度,积极推动“甘建线”交通网络,谋划好武义至建德高速路及351国道建成后桐山后金村及肥皂村出口区域建设。千方百计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21个村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其中5个村达50万元以上;重视土地监管工作,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增流转土地1000亩;拓展农户增收渠道,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10次以上,尽可能多设立公益性岗位并优先安排低收入农户。
抓平安 全面深化社会治理
立足自身实际,积极谋划“152”体系,实现功能优化、结构优化、系统优化。深入实施“平安细胞工程”,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矛调中心的服务水平,有效使用好“三级平安塔群”,进一步降低信访率。深化村务协商委员会制度,打造“小微协商”“云端协商”等高效协商体系。着力构建“最美”荣誉激励体系,深化“最美家庭”“最美好人”“好家风好家训”等选树活动。开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行动,以数字化改革促进加强行政执法管理统一领导和协调。
按照“扛旗争先、再创辉煌”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通过积极对接351国道、武义——建德高速路、甘建线工程,打造外联内通的交通网络;初步建成浙中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康养、运动产业,“一心两线三区多点”成效明显,游客接待量逐年提升15%以上,2026年接待游客超过500万人次;加快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加强数字化治理水平,建成一批有亮点、有特色的乡村振兴项目,打造可学、可看、可推广的乡村振兴黄店样本。努力做到共同富裕更优、生态环境更美、社会治理更好、党建水平更高。
本版文字 记者 徐正达
本版图片 由黄店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