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兰溪篇章贡献更多资规力量
自然资源勇担当 扛旗争先强保障
2021:谋亮点谱新篇,全面践行创新发展理念
2021年,兰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紧围绕“两统一”核心职责,纵深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聚焦规划蓝图、要素保障、资源保护、生态美丽、民生服务“五项关键”,扛旗争先,逆势奋进,扎实推进自然资源各项业务工作,交出了年度工作高分报表。
(一)聚力发展空间,做优做强土地盘子。全年累计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833亩,其中城市分批次指标1579亩。通过存量挖潜、低效整治,扎扎实实干出1156亩盘活挂钩奖励指标,占比达73%,较2020年提高了20%。全市完成国有建设用地供应172宗7396亩,其中出让土地102宗3457亩,工业用地出让60宗1839亩,占出让总量53.2%,有力保障工业经济发展所需。
(二)发挥规划引领,谋划提升城市品质。荣获2020年度金华市金义都市区建设工作先进集体。“1+X+Y”镇村体系规划、工业用地布局和综合交通三大专项规划稳步推进,城市规划体系不断完善。《金兰同城专项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金兰同城化、共建都市区迈出新步伐。上华村列入全省第一批100个“多规合一”规划编制试点村庄。
(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奋力打造全域美丽。全域整治高标推进,灵洞乡洞源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荣获省级精品工程,兰江后陆、水亭生塘胡、游埠九龙、香溪(一期)4个全域项目通过验收,新增水田面积1792亩。森林资源保护与提质增彩成效显著,荣获省政府表彰的“森林浙江”建设突出贡献集体、全面禁止非法交易和滥食野生动物工作突出贡献集体。2020年至2021年,共新增国土绿化面积10449亩,两年即完成五年行动任务的69%,位列金华第一。
(四)顺应时代潮流,谋深做实数字化改革。柏社乡岭坑山萤石矿成为全省首个实现井下矿区“5G+智慧矿山”无人采矿项目。9月成功获批数字国土空间“绿矿智用”多跨应用场景省级试点,充分发挥兰溪矿产资源丰富、矿山企业多为国企的管理运营优势,系统谋划涉矿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革。全业务流程减少7个事项,审批时间至少缩短180天,重塑矿政管理模式。
(五)落实节地战略,强化低效用地整治。全年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233亩,完成率219%,排名金华第二。其中,2009~2018年批而未供消化668亩,完成率154%,排名第三;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142亩,完成率129%;低效用地再开发4105亩,完成率237%,排名第二,各项考核任务均超额完成、排名前列,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肯定。
(六)突出党建主题,深化清廉资规建设。一是审计、巡察整改。通报审计、巡察反馈的问题,警示全局干部提振廉洁、服务、奉献的工作作风,筑牢反腐倡廉和遵规守纪的思想战线。二是意识形态工作。积极履行好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三是党史学习教育。紧紧围绕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不断强化理论信念教育,有效提升了全局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2022:扛旗争先抓落实 全力谱写新篇章
对标“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关键点,系统谋划工作抓手,不断提高对全市发展的贡献度和支撑力。
(一)坚持“一张蓝图”,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增强吸引力。有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贯彻执行《金兰同城专项规划》,加快金兰同城步伐。编好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深化综合交通、村庄布局(1+X+Y)、工业布局(工业红线)三大专项规划,加快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做好规划引领文章。
(二)深化“两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增强创新力。一是持续深化数字化改革。2022年“绿矿智用”多跨应用场景将在净矿“码上”出让的基础上,深化功能集成,加快推动具有兰溪特色的涉矿行业数字化改革。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林业领域数字化改革。稳步推进“数字森防”管理体系建设,对“林火智治”的装备和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推广“地灾智防”应用。二是聚焦综合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内部审批流程再造,持续推行并优化储备项目联审制度,提升审批服务效率。2022年6月底前,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报批材料精简96份,减少比例60%以上。实现土地收回重新出让业务办理时间缩短48天,土地出让到工程证批前公示、许可办理时间缩短46天。
(三)抓好森林“三个绿”,实现生态蝶变,不断增强承载力。一是扩面添彩抓“增绿”。2022年完成造林任务1200亩,实施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计划完成2万亩。二是生态优先抓“护绿”。全面贯彻落实“林长制”,建成县、镇、村三级林长体系。全面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完善森林防灭火安全体系构建。三是聚焦产业抓“富绿”。充分挖掘和释放优质森林资源,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多途径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多元化培育绿色富民产业,积极创建“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示范村。
(四)做优土地基本盘,做强工业经济,不断提升保障力。一是用地指标盘子。积极包装和招引国家、省级重大项目,拟争取重大项目保障计划指标3000亩以上,积极争取谋划重大产业项目奖励、争取异地搬迁安置等单列计划,全年保障城市批次指标1000亩以上。二是补充耕地盘子。积极谋划高效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行“3+X”模式,打造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0版本。2022年计划通过“万亩土地整治”行动,新增水田7100亩(含旱改水)、垦造旱地900亩、建设用地复垦2000亩。三是低效用地盘子。以“万亩低效用地整治”行动为契机,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340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400亩、消化批而未供2000亩。
(五)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牢固树立“三个意识”,不断提升向心力。一是牢固树立“责任就是担当”的意识,把“四责协同”落实到位。健全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督责任的“四责协同”机制,把“四个责任”贯通起来,形成一个责任共同体。二是牢固树立“权力就是风险”的意识,把廉政风险管控到位。自然资源领域掌握了土地、规划、矿山、林木等重要资源,是资源富集、资金密集的典型领域,定期分析研判廉政风险点并严加防范。三是牢固树立“领导就是监督”的意识,把党内监督制度执行到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守廉洁自律底线,自觉抵御各种利益诱惑,自觉维护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干净的政商关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记者 成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