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5日 

第19版:两会特刊

让每一位群众都公平享有优质医疗

推动兰溪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未来五年,兰溪市卫健局将紧紧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数字化改革”战略部署,全面贯彻“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方针,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让每一位群众都公平享有优质医疗,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市人民。

  回眸2021年

  2021年以来,兰溪市卫健局紧紧围绕各级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坚持目标导向,疫情防控严密开展。对境外、国内风险区来兰人员实行精准管控,全年集中健康管理3012人次;对全市农商超、进口冷链食品单位、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及人员累计开展核酸检测20余万次;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加强发热病人闭环管理,18家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改造建设完成投入使用;按照上级部署,与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协同,分时段精准组织市民进行疫苗接种,全年累计接种疫苗121.4万剂次。

  坚持改革导向,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县域医共体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人民医院位列全国县级医院排行榜第96位,进入全国二甲医院4强;中医院连续第5年被评为全国中医医院500强。县域就诊率、基层就诊率、基层门急诊总人次、基层门诊总收入、群众满意度分别同比提升1.58%、 4.13%、13.12%、24.16%、4.93%。医疗领域数字化提档升级,区域先诊疗后付费便民就医服务平台全面推广,实现就医过程零次付费、零排队,该项目列入今年兰溪数字化改革重点工作。完善升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市20家医疗机构信息数据实现互通互享。“安心餐具”智能监管服务平台被评为我省卫监系统唯一一个“县优省推”项目进行全省推广。系统7大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全面推进,市中医院、兰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工程顺利结顶,医疗资源布局逐步优化。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深入推进行风作风建设,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26人。

  坚持民生导向,惠民实事成效显著。全方位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开展健康大讲堂、健康知识进学校等活动1075次,受益群众1.3万余人次;2021年4月,兰溪作为典型,在省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工作会议上发言;全面开展0~3岁婴幼儿照护,大肠癌、肺癌、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等民生实事,积极探索老龄服务新模式,全力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年累计健康筛查、健康体检20余万人次。2021年5月,兰溪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国家卫健委肯定。

  展望2022年

  2022年,兰溪市卫健局着眼全局、系统谋划,紧紧围绕政府关注、群众关心、发展所需的重点环节及重要指标,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即县域就诊率、基层就诊率、群众满意度等指标取得较大提升;群众信访量、医疗纠纷、医疗赔款等实现大幅下降;医疗资源,人才队伍,服务质量等得到优化提升。接下来,将重点做好“五个提升、五个转变”。

  一是提升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努力实现从“满足一般”向“走在前列”转变。提高市级医院综合实力。人民医院、中医院完成三乙医院创建,精心打造“浙二医院+市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市中医院”等高水平医联体;推进金兰医疗资源有效融合,借势借力提升市级医院整体医技水平。推进县域医共体改革。部门协同深化医保支付、服务价格、药品供应及人事薪酬等改革,切实激发政策叠加效应;深化“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工作格局,使医共体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形成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兰溪经验”。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快推进市中医院、市妇儿医院、兰江、云山、香溪、马涧等医疗机构建设;积极谋划市精卫中心、市康养中心、市公卫中心、市月子中心等项目;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上规模、高层次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构筑农村居民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二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努力实现从“治病为主”向“综合防治”转变。继续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确保兰溪“零输入、零感染”;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应用场景运用,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完善发热门诊(诊室)等监测哨点规范化建设运行,全面提升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协调处置能力。建立现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做优做强市疾控中心,加大精神卫生、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职业卫生等能力建设,构建专业化、现代化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推进省市各级民生实事落实,扩大呼吸道、大肠癌、肺癌等常见病种筛查,在运行顺畅的基础上列入体检项目。提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效。使签约服务成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按需设置下乡即时诊疗配药、居家护理、签约增值服务等个性化签约服务项目;加强两慢病全周期管理,积极探索“1+1+X”健康管理团队,“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

  三是提升医疗健康保障能力,努力实现从“基础人群”向“全员辐射”转变。加快智慧医疗提档升级。优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机构信息互通共享,推进全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简化就医环节,减轻群众负担;全面推广两卡融合、医保脱卡支付、先诊疗后付费等“非接触式”服务;推进老年慢病数字健康管理、未来社区健康场景等项目建设。探索医康养护创新模式。加快制定出台长期护理险等医养结合政策,建立覆盖市——镇(乡)——村三级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借鉴百城康养新型模式,在公立医院探索建立集“医康养护”于一体的高品质医养模式;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积极争创省市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单位。完善全民健康促进网络。深入推进“健康兰溪”建设,以健康促进县创建为载体,构建涵盖“市——乡镇(街道)——村”三级健康促进工作网络,深入开展健康素养进礼堂、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进企业等活动。

  四是提升中医中药综合实力,努力实现从“局部领先”向“全面振兴”转变。塑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全力申创“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继续举办张山雷中医药文化节,谋划“张山雷学术思想传承基地”“江南药都博物馆”建设,弘扬张山雷中医药文化思想;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礼堂活动,联合浙江中医药大学,打造具有兰溪特色“中医药与健康”教学模式,形成全国示范效应;巩固中医药服务能力。稳步推进市中医院项目建设,积极创建浙江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积极探索中医特色“医共体”,建立“省——县——乡——村”四位一体中西医并重四级康复新模式;加快推进“智慧中医”项目建设,将中医药数字化融入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打造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复合中医药养生、康复、休闲、科普等功能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新模式;充分发挥本地中药材资源优势,联合医药企业,创建“兰五味”特色中药材名优品牌,形成“种植、加工、研发、制造、销售”完整产业生态链。

  五是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实现从“水平有限”向“高端集聚”转变。做好人才引进培育工作。积极探索医共体人才引育新机制,多途径持续引进专技人才,系统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和人员能力;创设人才发展激励平台。依托市级“聚兰工程”“乡贤育才基金”等政策,建立完善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落实各项惠医举措,激发医务人员干事创业热情。增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以转变队伍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等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队伍作风专项整治,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创新、效能、服务、学习和廉洁意识,强力促进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群众信任度、满意度大幅提高。

  本版文字 记者 徐桢瑾

  本版图片 由兰溪市卫健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