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5日 

第20版:两会特刊

兰溪市市场监管局:扛旗争先创一流 坚守初心护民生

  回顾2021 亮点纷呈创一流

  2021年,兰溪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抓牢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主线,坚持“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强化监管、保障民生”工作主基调,为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助力兰溪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精准服务助力发展。一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迭代升级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将44项高频事项的办理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年新设市场主体10537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154万户,同比增长10.01%。二是数字赋能试点破题。主动对接省市场监管局“揭榜挂帅”项目,向上争取数字化改革试点12个,不断提升监管服务效能。三是服务引领产业升级。建成特色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新增“品字标”企业5家,发布“浙江制造”团体标准3项,推动甬金金属获评“2020年度金华市政府质量奖”;完成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3家,新增国内商标注册3008件,同比增长14.41%;专利授权1432件,同比13.5%;完成知识产权质押登记6.27亿元,同比增长206%,培育“日日缘”商标为兰溪第10个驰名商标。发布兰溪首个白酒团体标准,建成48家5S管理及示范小作坊。2021年兰溪市“品牌创建”工作获批金华市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培育专项激励。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一是农贸市场焕然一新。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投入1.88亿元的新北门菜场正式开业,完成青松、教师楼、丹阳等市场改造提升,创建排岭、大阜张、大路口等文明示范市场,黄龙洞、农贸城等市场的创建短板逐一整治。二是餐饮行业示范引领。以农贸市场、学校、医院、景区、车站周边为重点,建成中小餐饮示范单位340余家。新建“浙江外卖在线”外卖餐饮单位阳光厨房425家,农村家宴“阳光厨房”19家,实现189家学校食堂“阳光厨房”全覆盖。三是消费环境全域升级。深入推进“浙江省放心消费重点县”建设,成功创建放心消费单位8116家,总量居金华地区首位。建成食品生产企业“阳光工厂”32家,民生药事服务站2家,新增全程可追溯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67家,省级、金华市级各项民生实事工作指标全面完成。

  民生安全坚强保障。一是冷链物防精密智控。推进“浙冷链”系统落地应用,督促全市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单位“浙冷链”扫码率及从业者核酸检测率100%。妥善处置5起阳性同批次食品流入事件,靶向性开展3次冷链专项执法行动,办结一般程序案件22起,没收问题冷链食品1.5余吨。二是执法亮剑守牢底线。以“亮剑2021”消费安全综合执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整治、成品油专项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为牵引,聚焦疫情防控、消费安全、特种设备、“一老一少”食品监管等重点领域,全年共办结各类违法案件749起(含简案快办384起)罚没款总数460万元,其中办结罚没款万元以上案件113起,移送公安机关7起,行刑衔接移送案件较去年增长40%,一般程序违法案件与大要案数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96%、151%,实现案件数质双提升。

  展望2022 扛旗奋进勇争先

  2022年,兰溪市市场监管局将争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迭代实施“四大战略”,全力推进“五兰同创”,助力兰溪早日绘就“扛旗争先、再创辉煌”的锦绣篇章。

  瞄准共同富裕总目标,优化环境促经济发展高质量。一是畅通渠道引活水。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宽松便捷的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主体准入准出便利度,2022年计划新设市场主体8000家以上,力争市场主体存量增长10%,总数达到6.77万家。二是精准服务添动能。聚焦企业融资难题,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覆盖范围,计划实现全市知识产权质押授信超6.6亿元。优化联合监管方式,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占比达到15%。深化包容审慎执法理念,深化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减轻处罚”制度,积极破解“严肃执法”与“优化营商环境”之间的难题。三是品质赋能促发展。把准高质量发展方向,在产品质量和品牌培育上双管齐下,确保2022年参与对标达标企业达到305家,发布“浙江制造”标准2项,新增“品字标”企业3家,完成1个绿色产品认证,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20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申请1件。

  紧扣数字化改革总基调,重塑模式促监管效能大提升。一是闭环监管覆盖食安全链条。依托“浙冷链”持续完善冷链食品物防精密智控体系,做到进口冷链食品“全受控、无遗漏”。深化“浙食链”应用建设,关口前移将食品生产企业许可事项与“浙食链”上链及“阳光工厂”建设相融合,把好源头并实现经营环节可追溯。二是加快建设药品“智管”体系。依托药品生产企业“黑匣子”“浙苗链”“不良反应掌上报”等数字化监管手段,推进零售药店全场景智控系统在全兰溪各药店铺开,对药店实行全覆盖、全天候、全自动的非现场智能化监管。三是加强产品质量风险研判和预警。组织做好各类专项检查,保证工业产品获证企业双随机抽查比例达到30%,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覆盖率不低于50%,开展不少于1个块状产业的产品质量风险排查整治行动,不合格产品后处理率100%。

  立足文明城市创建主方向,夯实基础促公共服务更完善。一是稳步推进民生实事工程。计划对溪西、大阜张和黄龙洞市场开展进一步改造提升,同时创建省放心农贸市场5家、星级文明规范市场2家,确保城区省放心农贸市场覆盖率达到75%,全市星级市场覆盖率达到80%。此外,持续推进农村家宴“阳光厨房”覆盖和部分农村家宴“智能阳光厨房”安装。二是谋划创建成果长效保持。农贸市场领域以“一场五方”机制为抓手,强化部门与属地街区的横向联动,协调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同时以“五化”市场创建为切入点,推动市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餐饮领域在持续推进中小餐饮示范单位建设的基础上,谋划新建一个集成应用的“阳光餐饮”综合体,依托“浙江外卖在线”平台,餐饮单位“月查百家”等机制常态化维持创建成果。三是精益求精提升消费品质。在2021年实现兰溪三星级食安办全覆盖的基础上,谋划新增2~3个四星级乡镇(街道)食安办,进一步夯实全市食品安全基础。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在兰溪”行动,在保持放心消费单位8000家的基础上,稳步提高放心消费单位质量,谋划在重点场所打造消费维权站点20个,提升维权效能。

  抓牢队伍建设总引擎,激发活力促争先热情更踊跃。一是党建引领聚合力。深化打造党建文化阵地,把特色党建延伸到基层所。开展好三会一课、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挖掘先进典型,激励干部争当先进。二是基础完善提效能。围绕省局“双百”基层所建设行动,持续争取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不断强化基层建设,逐步构建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的监管格局。三是制度保障促争先。选人用人坚持实干导向,依托《干部考评积分办法》等多项制度作为干部岗位调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出台《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激励全体干部树起“扛旗争先”的精神气概。

  本版文字 记者 徐桢瑾

  本版图片 由市市场监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