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强市 产业创强
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兰溪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2021年年末落下帷幕。会上,兰溪市委书记张群环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指导思想,其中提到要紧紧围绕“扛旗争先、再创辉煌”工作目标,迭代实施“智造强市、拥江发展、文旅兴兰、城乡共富”四大战略,全力打造“智造兰溪、都市兰溪、文雅兰溪、幸福兰溪、数字兰溪”,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兰溪篇章。
工业是兰溪发展的命脉,制造业是兰溪最实的家底。作为典型的工业城市,兰溪织造业在其浩浩工业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随着时代发展,工业智能化改造不断推进,也使织造这个传统行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本期节目,我们聚焦的主题是“智造强市、产业创强”,让我们一起聆听万舟“智造”的故事。
徐建忠是地地道道的兰溪人,出生在兰溪纺织传统村——畈口村。从小看着织机长大的他,热爱这个行业,立志为传统行业发展而不断探索。从汇丰纺织厂厂长,到浙江万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裁,他的纺织从业之路,伴随着兰溪纺织行业的发展,进入了智能制造的新时代。
徐建忠:我们做智能制造及数字化改造的主要目的,一个是减人增效,一个是节能增效,一个是提质增效。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把数据全部提升上来,把每台设备的数据都打通,我们清楚地了解每一台设备。我们的设备以前不会“说话”,通过数字化改造以后,我们要让每一台设备都会“说话”。
让设备“说话”,管理者坐在办公室,就能直观地监控到厂区每一台设备的运转情况,以及每一个产品的生产情况,这就是智能化改造所带来的改变。当然,改变远不止这些,通过智能化改造,万舟纺织集团如今的人工运营成本在下降,产能和质量却在攀升。
筒纱自动包装车间,原来这里每天有15个工人。通过自动化改造以后,这里的工人从15个人减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在这里维护下设备。视觉检验车间,因为床上用品尺寸比较宽,以前一台检验机要两个人来看,通过视觉验布以后,一个人就可以看两台机。同时,产量也提高了,机器比人的准确率还要高,漏验的减少了。
智能化改造,也给工人带来了利好。正在一旁工作的员工章晓丹高兴地说:“现在再也不会因为质量问题而扣钱了,不需要用到眼睛,缓解眼睛疲劳,漏验率也低了,钱也少扣了。”
近年来,集团累计投入智能化改造资金1000余万元,构建了完整的网络体系,集团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织机综合效率提升2%,成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9.9%,各能源消耗下降5%,劳动用工下降16.6%。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硬技术与软实力要协同发展。为此,我们将继续坚持智能制造之路,为努力创建‘生产智能化、管理精细化、产品特色化、贸易全球化’的现代先进纺织企业而不断努力!
主持人武金萍:
浙江万舟控股集团是一家专业研发设计和生产高档时尚面料、纱线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兰溪纺织业成立的第一家集团公司。浙江万舟控股集团始终以技术创新和改造为驱动力,坚持“改革强企、开放强企、创新强企、人才强企”,成为了兰溪纺织企业智造创强的标杆。
故事评点解读人兰溪市委党校副校长蒋小辉:
各位读者,万舟集团徐总用他身边的故事与我们分享了智能化改造带来的巨大变革。“智造强市、产业创强”,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咱们兰溪复兴工业的万能金钥匙。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制造业的突飞猛进,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解放生产力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也奠定了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底盘。现今的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相关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0年,中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达到了31.3万亿元人民币,制造业总产值是美国加欧盟的总和,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国。但中国虽是制造业大国,却仍然不是制造业强国,大而不强的局面亟待改观。能否由“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是摆在国人面前的历史性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兰溪能否实现“智造强市、产业创强”,也是兰溪人在“再创辉煌”赶考路上的必答题。
主持人武金萍:
从“强工兴市”到“智造强市”的迭代升级,一方面说明我们坚持“强工兴市”不动摇,而另一方面更进一步扩大内涵,明确重点发展什么样的工业和怎么样发展工业,突出智能化制造,让我们方向更清晰、力量更凝聚。
思想解读人“兰溪名师宣讲工作室”导师姜驰:
如何实现由“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的根本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到“潍柴动力”调研时就强调,“中国经济要避免脱实向虚,要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世界制造业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各国需要加强合作、互学互鉴,共同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视察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是重中之重。他强调,高质量发展,创新很重要,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要坚定不移、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习近平总书记定位“兰溪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工业是兰溪发展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脊梁,而制造业是兰溪最实的家底。历史上,兰溪工业曾经在金华乃至全省“独领风骚”,但由于机制体制的问题,兰溪工业也遭遇过发展的“烦恼”。近几年来,兰溪高举“强工兴市”大旗不动摇,不断夯实工业基础,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1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60亿元。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兰溪工业的发展仍然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紧紧扭住工业这一兰溪发展的“牛鼻子”,抢抓重大机遇,推动制造业由传统要素驱动向数字赋能、创新驱动跃升,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的蝶变。
主持人武金萍:
兰溪如何走好、走稳、走远智造强市之路,如何在“智造强市、产业创强”上赶超跨越,争创转型升级新优势,在党代会报告有哪些新的举措?
报告解读人市十五次党代会代表、经信局局长徐荣标:
着眼于历届市委持之以恒抓工业的战略导向,更加注重新发展阶段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智能制造氛围的营造,旨在全力打造高端产业顶天立地、新兴主体铺天盖地的“智造兰溪”。市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要做好四项工作:深入实施“新智造”计划,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实施主体培育“灌木丛”计划,营造“万物生长”的智造发展生态。要集聚各类优势资源,加速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四面突围”,兰溪一定能打赢“智造强市”攻坚战。
党代表的心声:
浙江欣旺达电子项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红丹:“兰溪是一个有着工业基因的工业老城,同时特别注重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在智能制造方面,兰溪在全国率先启动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市的创建。”
浙江鑫兰纺织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经理郑聪:“报告中提到的‘加快布局智能工厂,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新基建发展’,符合纺织产业布局的发展要求,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我们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提升的关心和支持。”
兰溪泛翌精细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华坚:“我相信,兰溪未来经济的发展的会更加有活力,会百花齐放,多产业发展,从原来传统的工业制造转化为一个高质量智造工业化城市。”
(扫一扫,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