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30日 

第03版:民生

又是姚老!

12年前神秘捐款20万元修缮古厅

  记者 徐正达 胡 杰

  导报讯 “姚老,太感谢您了,真想不到原来十多年前给我们捐款修缮祠堂的人居然是您。”1月27日,在诸葛镇厚伦村桥头朱自然村“仁德堂”前,村民们饱含深情地感谢12年前抢修祠堂最大的功臣——姚宝熙老人。

  故事要从2009年5月15日说起。当天,桥头朱村村民朱春山向社会求助,发出一份《关于抢修桥头朱村明代大厅的倡议》,意在筹措资金修缮村里的一座古厅仁德堂。朱春山告诉记者,据家谱记载,村里的仁德堂古厅始建于明代,清代同治年间重修,历史悠久,一直是结婚庆典、村民集会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古厅早已破败不堪,风雨飘摇。

  “再不修缮,它就要消失了。”朱春山说,当时的桥头朱村是个仅有150人、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省级重点贫困村,如何才能破解古建筑修缮保护难题?为此,他与村里的9名村干部、党员成立了修缮委员会,发动村民捐款,凑了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但是距离修缮古厅所需的80万元相距甚远。为此,朱春山等人开始奔走筹措资金。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兰溪一位神秘人士通过兰溪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向朱春山表示,愿意为古厅修缮捐款20万元,这让朱春山等人激动不已。“我们一直想知道这位神秘人士的名字,可他始终不愿透露姓名。”朱春山说,他们只知道神秘人士是一位在外地工作的老人,在看到媒体报道后,深受感动,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

  此后,企业、个人的捐款纷纷转到修缮委员会手中,仁德堂也于2010年8月正式开始修缮,在大家的努力下,硬是用筹集到的50万元善款,完成了原本要80万元的修缮工程。2012年,朱氏大厅被列入兰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最初捐款的神秘人士的身份,始终是萦绕在朱春山心中的一份遗憾,这些年来,他也从未停下寻找这位神秘人士的脚步。

  去年,“中国好人”姚宝熙老人的事迹在网上广为流传,朱春山也被姚老的事迹所感动。同时,他不禁将神秘人士仅有的一些信息与姚老作对比,并辗转通过兰溪人大常委会联系上姚老进行求证。姚老被朱春山的执着所感动,也有想看看当年自己捐款修缮的古建筑现状,于是便有了此次“现身”之旅。

  “‘神秘人士’的身份只有我们几位老领导知道,姚老一直强调不要透露他的身份,我们也尊重他的意见。”兰溪市老领导许安林说,如今,姚老想看看他捐款修缮的古建筑现状,因此,他们特意陪姚老一起来看看。

  虽然由于身体原因,姚老在仁德堂待了一会便离开了,但是朱春山却是十分开心。“与姚老相处的十几分钟,圆了我一桩十几年的心愿,他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都会记得。”朱春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