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年已经是第26个“世界湿地日”了,今年的主题是“珍爱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强调湿地对人类和地球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公众采取行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湿地。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我国湿地分布广、面积大,湿地资源的丰富度和独特性在全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湿地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并由过去的湿地单一要素保护、局部保护延伸到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并且取得显著成效,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通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正式出台,中国湿地保护由此开启历史新纪元,进入法治化发展新阶段。《湿地保护法》的出台,将对系统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湿地保护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湿地的定义和统筹协调与分部门管理的管理体制,建立了部门间湿地保护协作和信息通报机制,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解决了困扰我国湿地管理数十年的湿地概念和管理体制问题。该法对湿地实行总量管控制度和分级管理及名录制度,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管理事权划分;对湿地保护与利用作出了具体规定,提出了湿地利用的正面要求和负面清单;对建设项目占用国家重要湿地进行严格限制,对红树林湿地和泥炭沼泽湿地进行特别保护,全面禁止开采泥炭,维护湿地的重要生态功能;对湿地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作出了具体规定等。出台《湿地保护法》,是建立湿地保护修复制度的根本保障,我国湿地保护将由此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
兰溪汇衢、婺、兰三江,境内湿地资源丰富,湿地生态环境优美。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兰溪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十分重视湿地保护工作,湿地公园的创建和湿地保护修复持续开展。2017年创建了兰江省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能力建设和湿地植被恢复等湿地生态修复有序推进,湿地生态有效改善,湿地景观越来越美。
斑嘴鸭-兰江女儿滩
十里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