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疫”线 同心护兰
“红白蓝”用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
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邵 宁
导报讯 3月26日,兰溪发现1例新冠肺炎病毒阳性感染者。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就这样正式打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兰溪市中医院医共体黄店院区闻令而动、迅速反应,党员干部、全体医护立即投身战“疫”一线,助力织牢织密防控网。
“一个动作重复500多遍”
核酸检测在疫情防控中始终承担着关键作用,是落实“四早”、有效遏制疫情的有力手段。疫情发生以来,黄店院区核酸检测任务越发艰巨繁重,为了保障核酸检测需求,院内核酸采样点24小时不停歇,并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提供上门检测服务。
从早上7时开始,等待核酸检测的村民就陆续来到采样点。“请摘下口罩……”医生杨庆手捏拭子插入一位受检村民的咽喉处,快速地擦拭,并将拭子投入运送培养基,最后进行手部消毒……截至当天下午4时,这样的核酸采集动作,杨庆和同事们重复进行了500多遍。
厚厚的防护服穿久了,汗水浸湿衣衫,护目镜上布满了小水珠,鼻梁和脸上也被口罩勒出了一道道红色的压痕。看到前来采样的村民逐渐少了,不再需要排队时,她才和同事轮流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喝口水、吃口饭。“这些村民里还有部分行动不便的,我们接下来会进行上门采集。”杨庆说。
做好文明“劝导员”
“请打开支付宝扫一扫防疫码”“请保持1米线距离”……连日来,在公共场所听到频次、重复率最高的就是这两句话了。
黄店院区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属于重点场所。为守好出入关,每天,院区党员干部化身“小蓝”坚守点位,提醒引导进院人员扫一扫防疫码,并落实好“验码、测温、信息登记、提醒规范佩戴口罩”等举措。
医院的出入口是院内防控“第一道门”,是初筛异样信息人员的基础关卡。每来一位需进院的人员,“小蓝”第一句便是“请打开支付宝扫一扫”。有时人员流动量大、频繁,在门口站上一天、说上一天,他们也顾不上喝一口水。
这几日,来医院做核酸检测的人员比以往多;在学校、企业开展核酸检测时的队伍也堪比“长龙”。这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维持好秩序,“请保持1米线距离”也成为队伍旁常常响起的画外音。
“凌晨的兰溪我见过”
除了“大白”“小蓝”的身影给人安全感,还有一个身影也格外可靠,那就是驾驶员。运送核酸样本时需要驾驶员、送上门核酸检测的“大白”时需要驾驶员、接送各类物资时需要驾驶员……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院区与外界沟通的“传声筒”,一趟又一趟,一天下来不知来回跑了几趟,不知多少时间都在路上。
穿戴防护装备、对车辆进行全方位消杀……早上6时30分,潘庆云早早来到自己的岗位,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的任务是为流调、采样、样本运输等环节提供服务。
“我知道凌晨的兰溪有多美。”为了将检测样本第一时间送出,驾驶员常常连夜奔波在路上。那天,同样也是在送样本路上,潘庆云拍下一张清晨5时兰溪的美景。
在这场战“疫”中,兰溪市中医院医共体黄店院区的“党员红”“大白”“小蓝”都坚守在防控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全力战“疫”,同心护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