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守护者”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健康”,国家卫健委将中国宣传主题定为“健康家园,健康中国”。
在兰溪市雷迪森酒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有这样一群“守护者”默默坚守在这里。自3月26日接到命令后,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第一时间赶赴“火线”,用责任和担当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关键屏障,用逆行战“疫”诠释着初心与使命。
义无反顾 筑起暖心港湾
隔离点工作组的组长张琦,曾经参与过隔离点防疫工作。在参与全市大规模核酸采样任务的她,接到命令后,来不及与丈夫、孩子告别,二话不说赶到隔离点组织工作。她坚定地说:“保证完成任务!”
隔离观察人员入住后,张琦严把工作流程,穿上防护服,全程参与完成隔离人员信息登记,组织好隔离点的第一次采样、第一次消杀、第一次送餐等工作,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隔离点的每一项工作。
因隔离人员送往酒店的时间不确定,张琦与5名同事需要每天24小时的轮班值守,通宵达旦接收隔离人员,一遍又一遍耐心、细致地重复核对入住人员信息。
“铃铃铃……”医务组工作人员这边手头工作刚结束,那边的电话又响了,还得马上调整好情绪,以最好的状态去回应,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尽一切努力,去缓解、疏导隔离人员的压力。
由于接待的隔离群众中有孕妇和孩子,为保障大家的健康和饮食营养,医护组提出专业的个性化用餐方案,为这些特殊人群定制健康餐,荤素营养搭配,后勤保障组负责每日三餐准时送达、从未耽搁。
有些人刚进入隔离点时,存在抵触情绪,但在工作人员的细心照顾下,渐渐都放松心情,积极配合。
“服务很体贴周到。”“你们辛苦了,真心地谢谢你们!”……听着一声声认可与感谢,张琦说:“隔离不隔爱。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和鼓励!”
在雷迪森酒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像拧紧发条的时钟,日夜坚守、默默付出,用特有的爱心和耐心,温情守护每一位隔离人员。
一通电话的爱与责任
一通告知病情的电话,却迟迟得不到回应。电话这头是为她丈夫着急的朋友和同事,电话那头是埋头防疫工作而一无所知的妻子……
这是一对医务工作者夫妻的隔空对话,透出的是爱与责任。
4月6日,在结束了一天的隔离点工作后,章丽军疲惫地更换好衣物,拿到手机才看到这么多未接来电。正当她准备回拨时,一串熟悉的号码在屏幕亮起,那是她的丈夫。
原来,当天下午,同为医务工作者的丈夫在岗位上突发休克瘫软在地。经过一系列抢救工作,数小时后才神志清醒过来。同事们第一时间想通知章丽军,可打了几十个电话都无人接听。
“我很好,你放心工作,不用担心。”
这通迟来的病情通知电话,在丈夫沙哑平和的声音里仿佛显得那么平常,话里尽是他对妻子的劝慰与关怀。
“曾经见到太多医疗同仁在岗位上不停地倒下又站起来,只是没有想到这次是我的丈夫。”章丽军说,挂断了电话,看着手机上几十通的未接电话,自己才感受到一阵阵的后怕。
因工作需要,章丽军并不能马上离开,去丈夫身边照顾。她只能通过手机,了解视频那头的情况。章丽军说,每次通话丈夫都叮嘱她安心工作,照顾好自己。家人莫大的鼓励和支持,成为她最坚强的后盾,“有了家人的理解,我将更加投入地持续战斗在抗疫一线”。
记者 蒋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