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4日 

第06版:城事·人物

十年磨一剑 砺得梅花香

成梅巧:办税大厅的“领头雁”

  作为兰溪市税务局纳税服务股副股长,成梅巧始终坚守在税务大厅,兢兢业业、耐心细致,用真挚的笑容、热情的服务拉近窗口与群众的距离,让办事大厅变得温馨和谐。不久前,她荣获了2022年“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从“门外汉”到“老专家”

  11个服务窗口、百余个电话咨询、千余笔涉税业务、每天工作区域上万步的穿梭……成梅巧所在的行政服务中心办税厅是兰溪最大的办税厅,日均接待纳税人、缴费人600多名。

  “有问题找巧姐,找巧姐没问题”,不管是在同事还是纳税人眼中,成梅巧都像医院里坐诊的“老专家”,专治各种办税疑难杂症。在她那方小小的办公室里,咨询问题的纳税人、请教业务的同事轮番上阵,每天都是那么热闹。

  “要是连我们自己都业务不精,纳税人怎么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成梅巧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不仅对自身要求严格,将大厅的每项业务烂熟于心,还想法设法提升大厅整体水平。为此,她争分夺秒地学习归纳,梳理编制《大厅业务操作流程图解》和《纳税服务热点难点问题集锦》。事事能知晓,件件有着落,新同事有谱了,老同事更有底气了,业务水平也都上去了。

  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

  每一次的改革,都会给基层纳服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而成梅巧始终扎根一线,不畏窗口业务的繁杂琐碎,最大限度提升纳税服务效能。她说,“我操作的每一笔业务,都关系纳税人和缴费人的切身利益;我办的每一件寻常小事,都是纳税人和缴费人的心头大事。”

  2019年,面对减税降费这场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政治任务,成梅巧领衔的巧姐工作室应需而生。成梅巧带领工作室成员积极投身“改革大考”,精心组建税企钉钉群,覆盖全市1.6万余户企业,主动推送政策消息24万余条,解答涉税咨询近2万件,助推政策落实快速、精准。

  2020年,成梅巧率先提出“办前一体化”理念,让固定式窗口与移动式窗口相辅相成,基础业务与综合业务分类处理,实现服务前置免取号、人员分流有秩序、基础业务零等候。去年,成梅巧带领工作室成员,创新打造集咨询解答、业务办理、自助办税于一体的“兰税通云服务平台”,引领云端服务新风尚。目前,兰溪综合网上办税率达99.1%,在金华大市排名第一,在全省排名第三。

  巧姐工作室不仅成为了方针政策的宣讲室,化解征纳矛盾的治疗室,更成为了联系群众的服务室。

  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同样也活跃着成梅巧的身影。地处偏远的火炉山村一直是兰溪的经济落后村,缺乏可持续性产业,乡村基础建设也比较薄弱。市税务局响应“党建+扶贫”号召,与火炉山村结对共建,以巧姐工作室为先锋主力,吹响了税务助力脱贫攻坚的冲锋号。

  要致富先修路。结对帮扶以来,成梅巧和工作室成员将道路硬化纳入了重点日程。帮扶团队经过多方奔走、积极协调,帮助村里解决了30吨工程建设所需水泥。2019年9月,村道路路面硬化工程开工,7个多月时间,火炉山8个自然村3.45公里的通村公路均实现了道路加宽和硬化,还同步完成了村文化礼堂前广场300多平方米的修缮。

  从“泥水路”到“水泥路”,不仅缩短了距离,更是为火炉山村旅游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的火炉山村积极打造原生态采摘和观光旅游一体化基地,漫山遍野的黄花托起了村民丰收的笑脸。

  近年来,随着兰溪特色农业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民群体的涉税需求日趋旺盛。面对农村群体基数大、辅导难等办税痛点,成梅巧充分挖掘农商行丰收驿站遍布全市各村的优势,将税银e站精准嫁接至99个村丰收驿站网点,安排各驿站站长担任“e站助跑员”,服务村民达6500余次,切实打通办税“最后一公里”。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成梅巧连续7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获省级巾帼建功标兵、省级纳税服务之星、金华市三八红旗手、金华市税务系统十佳党员、兰溪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当年,成梅巧像一颗种子扎进了税务土壤中。而现在,她已成长为一颗大树,用她的兢兢业业、扎实苦干,为兰溪税收事业发展撑起了一片天地。

  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叶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