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用“警察蓝”守护“生态绿”
推行“林区警长制”,让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4月,青山、碧水、蓝天交相辉映,似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兰溪大地上徐徐展开。
兰溪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9.94%,有林地100.2万亩,已实现连续3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4月22日,我们即将迎来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森林资源、共建绿色家园是题中之意。
今年以来,兰溪市公安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策应林长、属地管辖、分级设立、逐级负责”原则,全面推行“林区警长制”,打击涉林违法犯罪、处置涉林突发事件、保护森林湿地生态环境,用“警察蓝”守护“生态绿”。
警务前移 精耕细作“责任田”
每一片林区都是需要精耕细作的“责任田”。根据兰溪市“林长制”组织架构,市公安局成立“林区警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划分设立市、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林区警长共91名,现阶段建立林区警务室1座,统筹推进“林区警长制”各项工作,让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青山环抱,流水潺潺。芝堰古村——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坐落在兰溪市黄店镇辖区范围内,这里山清水秀,树茂草丰,2019年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为保护芝堰古村林区生态环境,市公安局黄店派出所在林区设立警务室,安排熟悉当地社情、林区环境的精干警力常驻林区警务室,开展森林防火、治安巡逻、打击涉林犯罪等一系列涉林工作。
“之前,林区管理面临着范围面积大、林区环境复杂、警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约。”黄店派出所所长严兵军说,“现在通过警务室,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夯实了林区公安管理工作,能有效推动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除此之外,黄店派出所还增设了10余处监控设备,并主动联系芝堰水库管理处及林区单位、企业、学校和商户,将18余处社会监控设备纳入火险监控平台,实现了对山地林区的全面覆盖。
依法打击 筑牢野生动物保护盾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自身职能,对破坏森林生态环境、非法狩猎野生动物等涉林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1月19日晚,永昌派出所村级林区警长张健在辖区胜岗村林区巡逻时,听到山上有异常声响,还不时有灯光闪烁。张健立即前往查看,发现村民祝某伙同唐某利用音响设备和网具捕捉鸟儿,现场共查获两只雉鸡、两只鹌鹑,全部解救放生。公安机关依法对两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移送起诉。
“我们以‘三能’要求为引领,全面推行‘林区警长制’,严厉打击生态领域资源犯罪。”兰溪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吴宪军表示,自实行“林区警长制”以来,他们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刑事打击职能作用,对涉林犯罪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兰溪公安与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密切对接,开展联动执法,健全打击涉林违法犯罪情报共享、会商研判等机制,通报行政执法情况、交流工作信息,形成联动、联控、联打的强大力量。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各级林长注意走访调查、线索收集,强化将关键线索转化为战果的能力。
此外,兰溪公安切实加强一线执法能力建设,全面开展实战练兵,以专业警种优势应对涉林犯罪,进一步提升实战水平。今年以来,兰溪市公安局共侦破涉林刑事案件23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8人、移送起诉44人,收缴放生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53只。
空地协同 打造立体巡控网
“一定要注意防火,在农用地、林区不能使用明火。”“如果看到有人在林区用火,要立即制止。”当前正值春季防火紧要期,为进一步推进“林区警长制”工作,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近段时间,兰溪市公安局马涧派出所林区警长郭轶升联合护林员深入林区进行安全巡逻,向群众宣传野外如何规范用火、安全用火和科学安全扑火等基本常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森林防灭火意识。
“要管好一片林区,巡山是最必不可少的工作。”郭轶升说,作为林区警长,他不仅要熟悉山情、林情,更要密切联系群众,让群众主动保护森林资源。兰溪公安依托辖区派出所,与林区村(社)、企业、学校等联勤联动、群防群治,形成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强大合力,释放出良好的治理效能。
兰江街道厚仁村有一个厚仁林场,作为村集体所属已有几十年历史。每周,兰江派出所林区警长钱子兴都会和村里的一支16人消防巡逻队开展徒步巡逻,用脚步守护这片山林。效果也十分明显,厚仁村内火灾警情逐年下降,清明、冬至祭扫之时也从未发生失火。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说,往年还时常有人上山捕鸟猎兔,现在有了林区警长,上山的人少了,野兔和鸟也逐渐多了起来,这片山林更加有生机了。
为弥补脚力巡逻的不足,兰溪公安还使用无人机进行巡山,实现全域监控,通过“地面+高空”巡逻,实时传输视频图像,形成了立体防控监测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处置各类安全隐患。
通讯员 胡含笑 记者 陈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