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入幼儿园
作为家长,如何帮他度过分离焦虑期
9月开学季,幼儿园新生家长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场景:送孩子到幼儿园门口,孩子哭着闹着不肯进幼儿园;晚上说的很好,明天会去上幼儿园,可是第二天早上又重蹈覆辙,哭着闹着不肯进;上了几天幼儿园感冒发烧了;脸上被其他小朋友抓破了……作为家长,我们怎么做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段分离焦虑期呢?
家长可以用正向的语言引导孩子,让孩子对幼儿园有美好的期待。如“幼儿园有很多好玩的玩具”、“在幼儿园能交到很多好朋友”,避免对孩子说“不听话就送到幼儿园去”、“你在哭,傍晚我就不来接你了”等,不要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抵触心理。
鼓励孩子有事情主动告诉老师。三四岁幼儿表达能力可能还比较弱,在熟悉的人身边,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一到陌生的环境,就会羞于表达,抢玩具、打人、咬人,有的孩子大小便拉身上也不告诉老师。因此,平时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有事情找老师,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帮助你。
小朋友走出家门进入幼儿园,就相当于步入了一个小社会,免不了要和其他小朋友或老师打交道。有些孩子可能比较胆小怕生、性格内敛,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做模拟游戏进行练习,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帮助孩子尽快建立自信心。如:在家里玩问好游戏,爸爸妈妈扮演老师或小朋友,让幼儿主动打招呼问好,家长给予积极回应,积极肯定,有礼貌的孩子在班级更受欢迎,能够得到老师和同伴们更多的赞赏。
如果周围有上幼儿园的亲戚朋友,可邀请他们给孩子讲讲幼儿园的趣事,模仿一些幼儿园的情景,让孩子对上幼儿园充满期待。
除了帮助孩子建立和幼儿园的情感链接,家长还需要做好准时接送。在第一个月里,一定要按照幼儿园的接送时间准时接送幼儿,避免最后一个来接孩子,让孩子产生恐慌心理。送入园时要果断,送完就走,不要围观,有问题可以在中午的时候跟老师个别微信或电话交流,切忌中途来看孩子。与此同时,家长还需对孩子进行正向强化。刚入园的日子里,孩子常常不喜欢幼儿园,接到孩子之后,家长可以问:“今天认识了哪个新朋友?”“老师带你们玩了什么游戏?”等启发性问题,在孩子回答后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和鼓励,给予正向强化。不要问“今天哭过没有?”“幼儿园好不好?老师好不好?”等负向的或评价性的问题,给孩子负向的强化。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把孩子入园当作一件喜事来讨论,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用积极、轻松的氛围去感染幼儿,用愉快的语气谈论与幼儿园有关的人或事,切忌把家长的焦虑传达给孩子,加剧孩子的分离焦虑。
(滕蕾 兰溪市机关幼儿园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