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1日 

第06版:城事·人物

用行动践行“园丁”使命

徐文忠:扎根山村教育33年

如往常一样,昨天,兰溪市女埠街道建设中心小学的总务主任徐文忠对学校的教学用品进行整理。作为学校的“大总管”,他总能及时增补学校用品,把各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徐文忠出生于1969年,是黄店镇范山头村人。1989年,他从义乌师范毕业后,就一直扎根在山村,从事教学工作,至今已有33年。

一毕业就扎根山村

刚毕业那年,徐文忠被分配到兰溪市和平乡后郑小学,那是靠近建德的一个偏远山村小学。当时,只有他一个人住校,睡的是破旧硬板床。一到晚上,山村的夜就显得极其漫长又孤独。不过,最困难的莫过于学校没有食堂,一日三餐无法解决,于是学校领导与村干部协商,让他轮流到学生家中吃饭,虽然他内心不愿意,但最起码吃饭有着落了,至少不会饿肚子。

上课看着孩子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神,吃饭对着那些热情的家长,他常常想:“这里的孩子需要我,这里的乡亲多么盼望我教好他们的孩子。”于是,他很快进入角色,下午放学后,坚持每天到一两户人家去家访,了解学生的性格脾气、爱好特长、家庭情况,跟学生谈心。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生病了,他第一时间到学生家中看望;学生住院了,他要去医院探望;学生因故落了课,他及时帮助补课;运动会前夕,他带领学生训练;学生参赛了,他亲临现场,为学生加油鼓劲……

渐渐地,徐文忠爱上了这个偏远山村,他下定决心要把学生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这对于刚从师范毕业的一个小伙子来说,并不简单。

“凡事总要有人做”

1997年8月,徐文忠调入兰溪市女埠镇金家信义小学任教,兼任后勤方面的工作。学校规模虽小,但“五脏俱全”。教学任务丝毫未减,还担任六年级班主任,既教六年级数学课程,还兼其他年级课程,再加上繁琐的后勤工作,一天下来,他好像忙得散了架,但他总是说,“凡事总要有人做”。这“无声的行为”影响着身边的教师,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忙碌的时候,应该是在1999年春天,爱国台胞童崇基先生决定再次捐赠资金扩建学校。先是征地工作,虽然事先与村干部制定了方案,但具体实施还是由学校来做,徐文忠和校长每天起早摸黑,没日没夜地做被征地农户的思想工作。其中,有一位农户说:“他不要征地款,他要村里另外批他家一块屋基。”这哪是一个学校可以做到的事。徐文忠清楚地记得,光他家,他们就整整跑了三个月的时间,一边上门做思想工作,一边积极向村里反映,最终这位农户被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同意征地。

为了学校扩建早日开工,徐文忠整个暑假没休息一天,不计任何报酬,更无半点怨言。1999年秋,学校扩建校舍工程开工,他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和下班休息时间,经常到工地上走走看看。经多方努力,全校师生终于搬进新校舍。

2002年9月上旬,由于长时间工作过度操劳,徐文忠病倒了,血小板一度降到2.9万个每毫升,临床上正常人每毫升血液中含有血小板的数量是10~30万个,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去浙二医院治疗时,医生说要马上接受激素治疗,但他为了不落下课,不肯住院,自己前往浙江中医院,通过中药治疗。“只要不是脑出血,流几滴血,没什么大不了的。”他遵从医嘱,按时服药,用乐观的心态面对学生和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虽然身体非常虚弱,但一见到学校里水管破裂维修、更换灯泡、换保险丝等小问题,他会一如既往地把它做好,无怨无悔。

在山村坚守了33年

经过几年的调养,徐文忠的身体逐渐康复。2003年8月,徐文忠调入兰溪市女埠建设辅导完小,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他多了一份平和与豁达,更多了一份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用真情、真心教育孩子们,他觉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快乐又幸福。

2012年8月,女埠建设辅导完小升格为女埠街道建设中心小学,后勤处的工作一下子忙碌起来。他担任总务主任后,对后勤服务提出三大原则:为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为改善校园环境服务。他对后勤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图书、教学器具、电教器材、文教器具由专人负责、专人保管。为了确保教学工作正常按时开展,暑假期间,他带领后勤团队冒着酷热,对教室的门窗和桌椅、栏杆、道路等进行维修,保质保量赶在开学前完成任务。同时,他还全力保障学校公开课、评优课、运动会等各项活动,积极做好校园的安全、绿化工作。“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他带领后勤团队每学期开学来得最早,放假走得最晚,把后勤工作做得让全体师生满意。

一滴汗水、一份收获;一分辛劳、一份成果。工作上,徐文忠勤勤恳恳、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无论是教学方面,还是后勤方面,都得到了师生的称赞和家长的好评,他先后被评为2012年度、2014年度兰溪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020年度兰溪市联村导师工作先进工作者,2021年度兰溪市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嘉奖。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知不觉,他已坚守山村33年。如今,徐文忠的脸上已布满皱纹,但他没有为自己松一口气,继续在教坛上默默耕耘,为山村教育事业奉献着。 记者 成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