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2日 

第07版:万象

让更多人燃起生活的冲劲

90后小伙两年记录400个街头故事

“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拉面,因为里面有善良和爱心”“以前总觉得父亲无所不能,可有一天我发现他也会老,他也会累”……两年时间,400多张照片,他用镜头记录下街头一个个看似平凡的故事,相关短视频更是在社交平台频频走红,不少网友从他与拍摄对象的交流中汲取着前行的勇气与力量。

用镜头记录平凡生活,让更多人燃起生活的希望

这位90后摄影师名叫张志刚,来自河南郑州,作为一名短视频创作者,他将镜头对准在郑州打拼的普通人,两年多的时间里,张志刚透过400多张照片记录着照片背后并不平凡的故事,他表示,“希望能让更多人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2018年,张志刚从许昌老家来到郑州。提到做短视频的初衷,他说和曾经做代驾的经历有关,“看到无数个郑州的夜晚很多人在为生活奋斗着,很想把这些画面记录下来”。虽然刚开始拍得不好,也没有太多浏览量,但张志刚一直在坚持。

为了能更真实地还原现场,拍摄零基础的他特意买了一台相机,张志刚告诉记者:“买相机是为了能够将远处的人和物拍摄得更清晰、立体。我让老板教我怎么开机、怎么构图、怎么导出,之后自己在网络上学习如何修图。”

起初,他拍摄时遭到不少老年人的排斥,张志刚解释道,“在警惕性较高的老年人看来,这个举着相机的年轻人给他们拍照并且来交谈聊天,可能会不怀好意。”于是,他把镜头逐渐转向年轻人,有时候半夜看到一些拾荒者,他还会买份饭送过去,张志刚说:“我知道我的力量很渺小,但是我相信我可以给这座城市增添温度。”

拍摄作品聚焦“大爱”,通过作品传递了爱

2021年,张志刚的作品“路灯下的父亲”火遍全网。张志刚回忆,当时夜已深,一位瓜农独自摆摊等待买主,提到自己的两个孩子,瓜农的目光里满是慈爱和骄傲,这个短视频让无数人泪目。

张志刚说,作品中“一个共享厨房”也让他记忆犹新。厨房老板为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做饭的地方,只收取5元,提供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每天早晚还会提供免费的粥,也正是收费低廉导致厨房的经营也比较困难,于是,张志刚给共享厨房送来了米面油,还一起拍了合影,从那之后,共享厨房的门口经常会堆满志愿者们送的米面粮油。

张志刚告诉记者,这几年,他走过很多地方,遇到过很多好心人,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21年他第一次去广州,“因为人生路不熟,在公交车上晕车,就随便在一个站下车了,结果一抬头发现一个拉面馆门口的告示‘环卫工人和残疾人半价,没钱的可以免费吃碗爱心面’吸引了我。”

“我进去要了一碗面,那一刻真的把我暖哭了,一个人在外地真的会因一个小小的举动而感动。”于是,今年他新开了一家店,在店门口贴上了一张类似的告示,想要借此帮助更多的人。此外,张志刚也想多关注一些农村老人以及在外地打工的河南人。

起初,他将镜头对准城市里各行各业为生活打拼的普通人,给失去信心、迷失方向的人以鼓励,如今,他加入提供“免费爱心套餐”的行列,也成为了充满“人情味儿”的新风景。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