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进入流行季,如何预防?
兰溪疾控:最有效的预防方式是接种疫苗
春季到来,早晚温差大,正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甲流”。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从第6周起,流感病毒阳性率增加,在第7周增加至14.3%。季节性流感疫情活动强度呈上升趋势,在流行的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占绝对优势。
那么,兰溪的“甲流”情况如何,具体症状有哪些?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甲流”,怎样治疗和预防?
症状:甲流的呼吸道症状比新冠轻
“自今年2月底起,接诊的患儿明显增多,儿科门急诊接诊人次从日均300一路攀升至700多。”记者从兰溪市人民医院获悉,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几年的新冠疫情,呼吸道的隔离使得孩子们被保护得很好,导致3岁以下儿童的体内几乎没有流感抗体。而目前流感正在多地蔓延,高发期或将持续到本月底。今年流感暴发周期稍有延后,新冠的防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流感的流行趋势。
据了解,甲流全称“甲型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以高烧为主要特征,患者体温最高可达39℃到40℃,并伴有畏寒、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部分患者还会有喉咙痛、干咳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能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总体来说,甲流患者以全身性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比较轻微。甲流轻症患者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重症患者则可能会出现肺炎、休克等并发症,老年人、5岁以下孩子和有基础病的人群等,需要特别小心。
和新冠感染相比,甲流多以全身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如刀片嗓、水泥鼻等比较轻。甲流的病程也比新冠感染要短,普通人群通常3至5天就能缓解,一般不超过一周,也很少伴有嗅觉、味觉减退。
治疗:患者不要自行服用奥司他韦
据介绍,大多数患者以对症治疗为主,多休息,多喝水,加强营养,戴好口罩,有需要时可服用一些非处方类感冒药或非处方类退烧药。如果症状5天后还没有缓解,则需要就医治疗。
对于近期热销的抗病毒药奥司他韦,医生表示,奥司他韦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治疗流感的有效药物,特别是在流感发病后48小时内服用,可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但是作为预防用药应非常谨慎:一是奥司他韦仅对流感有效,对其他的病原体没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二是奥司他韦作为处方药,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应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高危人群一旦患了甲流,应该及早就医,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几类:儿童,尤其是小于5岁的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有慢阻肺、冠心病、肿瘤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妊娠期妇女;肥胖人群等。
特别提醒,如果孩子因甲流出现高热症状,家长一定不要给他们“捂汗”,以免引起高热惊厥。要注意做好物理降温,让孩子及时补水、补充营养液,并遵医嘱服药。
预防: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疫苗
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甲流属于其中的一种。怎样预防甲流?兰溪市疾控中心传防科科长冯亚玲表示,流感和新冠都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预防流感要做到以下几点: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触眼睛、鼻子和口腔,咳嗽、打喷嚏时用上臂遮挡或者纸巾捂住口鼻,避免用手遮挡,因为遮挡后忘了洗手是常事。保持环境通风,如因天气寒冷需要关闭门窗时,可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建议不低于30分钟。保持社交距离,外出规范佩戴口罩,流感高发时期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封闭场所。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冯亚玲表示,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至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如果正处于甲流流行期,及时接种疫苗也能达到一定的预防效果。从接种保护期来看,疫苗保护期一般在一年之内,加上流感病毒变异较快,所以需要每年进行接种。学校如果出现甲流疫情应该如何控制?冯亚玲表示,学校人员密集,很容易成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放大器”。学生和家长应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疫情高发期间,如果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时,要第一时间向校方报告,不带病上学。体温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后48小时,或根据医生意见回校上课。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健康监测,加强晨午检,提高因病缺课系统监测的敏感性。如发生聚集性疫情,应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记者 蒋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