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7日 

第04版:民生

施工方“建而不养”,失管的绿化工程让人糟心

部分小区改造完工后,存在绿化带裸露、树木死亡等问题

记者 黄 伟 汤志勇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是兰溪的民生实事项目,持续4年的改造投入,让30多个小区旧貌换新颜。最近,有市民向兰溪市融媒体中心《新闻聚焦》栏目反映,部分小区改造完工后,存在绿化带裸露、树木死亡、养护不及时等失管现象。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在兰江街道青松社区青松村19幢前的小游园里,记者发现有罗汉松等6株绿化树木死亡,其中一株还挂着一个塑料袋,从袋子的破烂程度看,大概已有小半年时间。“有多长时间没有来浇水了?”记者问。“有点长了,大约半年多了吧,一次都没有看到过。”每天都在小游园活动的居民余阿姨回答。

在青松巷周边,行道树死亡没有更换,绿化带斑秃现象也比较普遍。铁南路边的绿化带,更是遍地裸土,地面基本只见零星杂草。“我们希望施工单位维护要跟上,从这几个月来看,还没有看到他们来维护过。”青松社区居民徐大伯说。

类似情况,在全市范围内还有不少。在兰荫社区,五号区的18幢至19幢之间,绿化带中间有一块裸土,宛如“地中海”般,21幢东侧也存在绿化带严重缺失问题。“五号区经过改造已经很漂亮了,但绿化带缺草缺树情况还是有的。由于去年干旱,一些草也已经死了,希望能补种上去。”兰荫社区居民金大伯痛心地说。

据了解,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由城投集团聚通公司负责,而绿化工程则委托第三方施工建设,建成未移交给园林部门前,由施工方负责绿化养护。然而,施工方疏于管理和养护,对市民提出的补种意见推三阻四。比如,兰荫路56号7单元后面的花坛缺株问题,兰荫社区居民就曾多次向施工方反映,但截止到目前,该花坛仍处于缺株状态。

随后,记者找到绿化工程责任单位城投集团聚通公司。该公司有关工作人员拿出一份绿化工程施工合同,相关养护条款赫然写着“绿化项目养护期两年,苗木成活率达到100%。”“绿化项目养护期一年,苗木成活率达到100%,死株当月随补”等字样。面对记者的质疑,相关负责人解释主要是天气原因造成绿化死亡,加上公司负责管理的绿化面积有40万平方米左右,人手实在紧张,对施工方的督促巡查力不从心。“一线人员(工程科)总共就7个人,平时还要干建设的活。所以,这么大的工作量,巡视这些养护期内的绿化,力量就显得比较薄弱了。”聚通公司经理蒋巍向记者说起了难处。

作为责任单位,聚通公司负有巡查督促施工方进行绿化养护的责任,人手紧任务重也不能成为绿化巡查不到位的借口。对此,该公司相关人员表示,会立即启动专项绿化整治行动,对存在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如果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进行整改,我们会采取相应措施,引进第三方施工单位对绿化进行整改,并对原来的施工单位进行处罚。确保在两个月内对这些绿化养护问题进行彻底解决。”蒋巍也当即表态。

绿化养护失管问题,也引起了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园林绿化管理处的重视。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园林绿化管理处将从制度层面解决全市绿化工程“建而不养”问题。“我们会在这个月开展城区在建项目‘回头看’活动,对发现的缺株少株裸土等问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整治。同时,召集社区、城投等相关业主单位,进一步细化日常巡察考核制度,督促在建项目做好日常管理,提升城区绿化在建项目的养护品质。”园林绿化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董卫平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

在与相关部门沟通的第二天,记者再次来到青松社区青松村19幢前区域,之前枯死的罗汉松已被换上新的植株,现场四五名工人正着手更换花草。“这跟能力没有关系,主要是老百姓反映的事情,他们必须重视起来。今天看到已经在整改,我们很高兴。”前一天接受过采访的余阿姨对记者说。

记者手记:“这跟能力没关系。”余阿姨的话提醒我们,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面对老旧小区改造绿化工程“建而不养”的现象,相关部门要做好问题“曝光”后的“后半篇文章”,第一时间落实整改,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将老旧小区改造这件大好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