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4日 

第05版:关注

文章导航

“咕卡”让学生爱不释手

老师提醒:谨防沉迷成瘾

伴随着撕纸的声音,看着一把镊子在咕盘和贴纸条之间来回转换。近段时间,新名词“咕卡”在兰溪学生中间悄然流行开来,从幼儿园小朋友到中学生,甚至已经工作的年轻人都被其吸引。

什么是“咕卡”?“咕卡”是韩文中“贴卡”的音译,本来指的是一种用贴纸、奶油胶等装饰卡片的行为,装饰好以后挂在书包、文具等物品上,因其美观性和创意性而受到欢迎。不过有的家长不免担心,认为沉迷“咕卡”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消费观念。

“咕卡”种类多玩法多

兰溪市民余女士发现,最近,女儿的书包上装饰了一些色彩斑斓的小卡片,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一款,卡片上是卡通贴纸和各种立体小装饰,看起来颇有童趣。一问才知,这是五年级的女儿小糖自己制作的“咕卡”。

小糖做“咕卡”的动作很快,撕下贴纸粘在卡片上,挤出奶油胶,用镊子把立体装饰物一个个贴上,洒彩色颗粒,穿上链子,不到10分钟,一个漂亮的“咕卡”挂坠就做好了。小糖说,班里很多同学都在玩“咕卡”,同学之间也会制作“咕卡”挂坠、卡包、发夹等互相赠送。至于为什么喜欢“咕卡”,小糖认为制作过程中可以发挥想象,每次做出来的都不一样,成品漂亮,很有成就感。

“我和同学们经常在一起分享做‘咕卡’的心得。”聚仁小学三年级学生童童也是“咕卡”的“资深玩家”。童童说,第一次在文具店看到贴纸和装饰时,感到很新奇,就让爸妈买了些,之后就慢慢地喜欢上了“咕卡”。对于童童来说,“咕卡”也已经成为自己和朋友交流、增进彼此友情的桥梁。

“咕卡”工具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记者在市区府前路的一家文具店里看到,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其中一个区域专门摆着各色贴纸胶带、奶油胶、塑料卡盘、立体装饰等,每一件物品都小巧精致。店主介绍,这些都是“咕卡”用到的基础工具。

据悉,“咕卡”难度系数大致分为简易版和高配版,简易版的可以看作是塑料卡上贴贴纸,与“90后”童年时玩的“贴贴纸”类似。高配版的“咕卡”则增添了很多创意形状,融入了扇形或盘形等,由此增加了咕扇和咕盘等诸多形式,可谓“万物皆可咕”。

“‘咕卡’贴纸价格从几元到十几元都有,配上镊子、奶油胶这些,平均花费5元左右就能做一个简单的‘咕卡’。如果购买成套的工具,店内最贵的套装价格不超过70元。”店家说,如果定价太高,学生也消费不起。

“之前很多小朋友来店里问有没有‘咕卡’,当时我被问得很懵,还很疑惑‘咕卡’是什么,来货后才明白什么是‘咕卡’。”在另一家文具店内,店员向记者介绍,几个月前该店便有“咕卡”工具售卖,销量一直很好。“咕卡”工具十分受欢迎,且店内的贴纸会根据季节和节日的变化而更新。

据了解,从2022年开始,“咕卡”的搜索量开始不断攀升,仅在抖音上,“咕卡”话题的播放就超过25亿次。连咕卡所用到的工具,也成了文创市场上的抢手货,价格从几块到几十块钱不等。

家长对“咕卡”意见不一

对于这项新兴的娱乐活动,家长看法并不相同。

“我看过孩子们‘咕’的小卡片,这比玩电子产品强,能增加动手能力、激发创造力、放松大脑,做好的成品还能增加孩子的快乐感、成就感,适度玩玩未尝不可。”市民王女士的女儿正在上小学,也非常喜欢“咕卡”,在她看来,只要不影响学习,购买这种“无伤大雅的小玩具”没关系。

“前一阵子还吵着买盲盒,这阵子又吵着买‘咕卡’,这些小玩意花样百出、层出不穷,大部分孩子对它们毫无抵抗力。”市民徐先生则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咕卡”就像此前的“盲盒”一样,是一种流行风头,孩子一旦跟风就容易造成消费攀比,而且挂在书包、文具袋上,容易分散学习注意力。

“虽然单个材料不贵,但是买一大堆还是很烧钱的。”一位家长向记者介绍,自己孩子也在文具店买过“咕卡”套装,把成品挂在书包上当装饰。“贴纸、卡套类型特别多,颜色也是各不相同,很容易‘上头’,既浪费钱,也浪费时间,简直是无底洞。”

老师提醒要适度

为什么“咕卡”这么受欢迎?兰溪市实验中学教师童建仙表示,“咕卡”色彩斑斓、形象可爱,“咕卡”的过程是一种简单的手工制作过程,孩子也可以在学习之余动手制作“咕卡”,放松一下紧张的学习状态。

虽说“咕卡”有解压和治愈效果,但童建仙认为,“咕卡”要适度,学生完成功课后,可以抽时间玩一下,但是要把握好时间,预防沉迷。面对盲盒、咕卡、奥特曼卡片等小玩具和玩具式文具,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养成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对这类“新、奇、特”的商品,要摒弃盲目跟风、相互攀比等消费心理,要根据自身需要,购买使用安全、材质环保、经济实用的学习用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记者 蒋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