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铸忠诚 笃行不怠护平安
——2022年兰溪政法工作综述
记者 成 超 通讯员 叶挺清
平安,民之所盼、发展之基。
2022年,兰溪政法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为主线,统筹抓好“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确保了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实现“无信访积案市”四连创,成功夺取平安建设“十七连冠”。
建设平安兰溪 谱写崭新篇章
推出平安警示教育机制,完成市级和16个乡级平安警示教育站建设,年度平安建设排名金华第二,月度平安指数累计6个月进入全省前三。
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全年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18.7%;盗窃发案数同比下降24.8%。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全年电诈发案及案损分别同比下降22.8%和28.6%。强力推进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市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火灾事故,分别同比下降41.7%、55.9%;从严执法处罚,全年工矿商贸领域非事故类行政处罚、收缴罚款,分别同比上升74.1%和103.1%。
服务中心工作 迈出坚实步伐
为倾心服务群众,广大政法干警和网格员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高效流调溯源,排查化解矛盾。市公安局主动牵头承担追阳追密任务,成立先锋队;依托“清村扫楼”智控平台,强化警网融合,创新出台“微网格”管理,经验做法在金华全市推广应用。
全力保障经济稳进提质,政法委牵头深化“一企一警”机制,全年走访企业1489家次,为企业挽回损失1300余万元;法院持续推进破产案件办理专业化,审结长期未结破产案件70件,助力5家企业成功重整,引进重整资金1.1亿元,盘活低效工业用地743.4亩;检察院挂牌成立“服务企业检察办公室”,稳妥办理涉企案件17件38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后对30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公安局在企业聚集区打造欣旺达联勤警务站,侦办侵害企业权益案件5起,刑事打处18人,追回损失1200余万元;司法局开展“法助共富”专项行动,组建200人的“共富法律服务团”,为4.7万个体工商户实时提供线上线下“便捷式”法律服务。
夯实基层治理 激发澎湃活力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治理体系成效明显。兰溪在金华地区率先挂牌成立市社会治理中心,完善矛盾纠纷“终点站”机制,全年受理案件1557件,化解率100%。完善乡镇(街道)“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等四平台功能,在金华率先出台“五个一”建设规范。建立网格五级塔群,健全网格走访机制,下发《兰溪市兰花巡查走访日志》,出台网格员星级考评办法,相关经验在《浙江政法》刊发。
同时,政法基层基础不断夯实,人民法庭布局不断优化,建成“共享法庭”378家,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基层检察室规范化建设持续加强。游埠派出所获评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灵洞派出所获评金华市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和合”兰调、兰江“仲和”、永昌“笠翁”成功创建为省级金牌调解工作室。
强化政法领域 全面提速前进
数字法治系统建设取得突破,“兜底化解一件事”“司法建议一件事”入选全省数字法治“一本账S3”,其中“兜底化解一件事”还列入全省“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S0,“智管货车一件事”获评金华数字法治好应用,“刑罚执行全流程协同智管”“司法建议一件事”“破产府院联动”列入省级试点。
诉源治理持续深化,兰溪开展“阳光调评508”,健全“五调”对接、快调、联调、线上调解、吹哨报到等调解机制,迭代升级“131系统工程”,一审民商事收案数同比下降16.5%,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18.8%。执法监督工作不断强化,针对道路交通安全、伤害案件清理问题开展“治顽疾、提质效”执法监督问效活动。完成依法规范诉讼行为滥诉甄别试点工作,相关工作经验在《浙江政法》刊发。
优化政法队伍 持续向好发展
持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政法队伍面貌焕然一新,涌现出凌煊、柳建源、赵叶等国家级先进个人。强化能力建设,大抓岗位练兵、实战实训、技能比武等活动,迭代推出“兰警云课”学习平台,开展“兰舟叙事”青年干警论坛,1人入选省级检察理论研究人才。
同时,兰溪还强化职业保障,成立兰溪市政法干警依法履职保护委员会,出台政法系统老干警管理服务、心理疏导、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等相关文件机制,开展履职保护工作18次。强化政法宣传,构建完善政法新媒体矩阵,加大政法重大主题宣传,在2022年微信影响力月度排行榜中,“兰溪普法”公众号上榜9次;浙江政法抖音影响力月度排行榜中,“兰溪公安”上榜2次,“兰溪普法”上榜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