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付出 多一些向往
徐子洋:争做新时代“公益少年”
记者 成 超
“公益不是有意义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有意义。”在兰溪市延安路小学,有一位“公益少年”,他热衷于公益事业,经常参加爱心捐款、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等活动。近日,这位少年还被评为金华市新时代好少年,他就是徐子洋。
徐子洋是延安路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时候,他常常听到外公外婆念叨“能帮就帮,能帮一点是一点”,也常常看到爸爸妈妈整理打包衣服和书籍,寄给贫困山区学校。耳濡目染下,徐子洋从小就在内心种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每年,他都将自己的零花钱、过年的压岁钱拿出来,帮助别人。他曾在腾讯公益上捐款数十次,参与了为乡村学童提供免费午餐、帮助困境女童上学、救助患有重大疾病的乡村儿童、为血友病孩子改善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等活动。徐子洋还积极参加“志愿浙江”的志愿服务活动,目前,他妈妈手机上的“志愿浙江”和“志愿汇”app账号显示,他的志愿服务时长已超过300个小时。
“我有一棵树,长在阿克苏。”2021年秋天,徐子洋收到了一份珍贵礼物——阿克苏果农寄来的一箱清脆香甜的苹果。原来,2019年,徐子洋在广播里听到“我有一棵树,长在阿克苏”的公益种树活动,于是就用自己的压岁钱参与了活动,认领种下一棵家庭“独享树”,最终品尝到了丰收的果实。“香甜的苹果让我明白了,我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一份甜蜜的希望。一棵树的果实也许有限,但如果有更多的孩子去认种树木,他们可以种出一片树林,足以抵御风沙。”徐子洋说。
从2021年开始,徐子洋就踊跃参与了各类“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他曾带着垃圾分类小卡片和垃圾桶模型,向路过的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耐心细致地引导大家在投放垃圾时进行垃圾分类;他组织中队队员们开展“垃圾分类,我们一起行动”的主题中队活动,让队员更直观地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体会到垃圾分类的意义;他还曾跟随一批队员到“垃圾焚烧厂”现场参观,亲眼见证生活垃圾的去向。“看着一车车的生活垃圾运至厂区,看着分拣工人不辞辛劳地进行二次分类,我深深觉得我们平时一定要减少浪费,让自己‘制造’的垃圾更少。”徐子洋说。
徐子洋还加入兰溪市少工委组建的“红领巾网格员”队伍,积极参加各类网格活动,扶贫帮困、助老助残、文明创建、研学实践……每逢假期,各类公益活动都有他的身影。徐子洋坚信:尽管他做的事都很微小,但热爱公益的精神要发扬,多一点付出,多一些向往。他相信,秉公益之心,以爱心待人,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演绎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