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君:以父母之心默默躬耕育“桃李”
记者 蒋宇欣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一位优秀的班主任造就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团队成就学校的教风和学风。陈建君是兰溪市行知小学二(1)班的班主任,今年是她从事教学工作第32个年头,也是当班主任的第32年。
“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这是陈建君担任班主任以来最大的感悟。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教,是她成为老师后从未改变的初心。
陈建君用“三到”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嘴要到,要时刻与学生交谈交心;眼要到,眼里要有学生,观察学生注意力在不在课堂;脚要到,在课堂上要走进学生中间,与他们互动,在课外要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32年来,“陈妈妈”收获了不少“编外”儿女。
家访是陈建君的必修课。在山区小学教书时,陈建君就曾骑着自行车,穿过蜿蜒的盘山路,骑行10多公里到达学生家中。“家访每年都做,有的学生家里我一年去好几趟。只有走近学生,才能走进学生心里。”她说,每次家访,都会让老师对孩子们多了几分疼惜。比如,班上曾经有个男孩子经常不交作业,陈建君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效果。通过家访,她了解到孩子的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一家四口蜗居在出租房里,家中甚至连张写字的书桌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作业辅导。陈建君就与孩子的父母多次沟通,使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起来。不仅如此,经过与校方商议,陈建君还将学校换下来的旧桌椅送到孩子家中。就这样,孩子慢慢养成了学习习惯,成绩也渐渐提高了。“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作为老师,每一份付出都有意义。当孩子感受到被重视、被爱,他就会作出令人惊喜的改变。”陈建君说。
陈建君在班级管理上也有一套。为了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在开学前,她就煞费苦心地增设了多个职位,给每一位学生都安排了相对应的职务,除了最基本的班长、副班长、生活委员、学习委员等,还别出心裁地设了一些新职位,像课间文明监督员、电器管理员、绿植管理员等。陈建君认为,让每一位孩子都有岗位、都有事做,这样才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日常,陈建君还特别关注学生健康习惯的养成。每天回家,孩子们都有体育运动的作业,女生的跳绳、男生的投篮是她所坚持的两个特色项目。“即便到了小学高年级,我也依然鼓励学生坚持锻炼、发展兴趣,鼓励孩子们更全面地发展,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铺就坚实的基石。”陈建君说。
三十二载育“桃李”,青春芳华已不再,陈建君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她获得过兰溪市优秀联村导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班主任现场作文“爱满天下”获金华市一等奖;“消除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疏离感的研究”课题金华立项;第三届乡贤人才基金奖励等。
“作为班主任,付出真爱和真心时,往往会得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回报。在这个爱和被爱的过程中,我真正享受到了工作的快乐和幸福。”陈建君对记者说,正是这份崇敬和热爱,让她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热情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