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5日 

第04版:健康兰溪

钢珠磁珠在孩子肚子里“叠罗汉”

医生提醒,让孩子远离危险玩具

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唐简妮

导报讯 前不久,5岁小孩晨晨因为玩乐时误吞9颗钢珠,被家长送至兰溪市人民医院就诊。

经检查,医生在晨晨的肠道内发现了异常显影,大小和形态也与晨晨描述的钢珠相符,只是其中3颗比较明显,另外几颗异物在右下腹挤成一团。经过润肠通便处理,晨晨顺利排出了3颗直径约0.5公分的小钢珠,用磁铁吸引,也没有磁性。但是这3颗小钢珠排完后,连着两天,晨晨都没动静了,复查平片,那几颗小珠还是安静地躺在老位置,没有一点要挪窝的意思。

该院大儿科主任毛春发想了各种方法,利用体位改变,使得下方的异物能自行滑落,晨晨也很配合。功夫不负苦心人,第二天一早晨晨就说要上厕所,果然整团挤得密密的小钢珠被拉了出来,一颗颗掰开,最里面竟然还藏了一颗小小的磁珠。

排出了所有的异物,复查立位腹部平片,晨晨的肠道又清清爽爽,孩子一蹦一跳地出院了,此刻所有人的心都落了下来。

充满好奇心的幼儿喜欢“什么都往嘴里放”,所有东西都用来当食物、当玩具,常常会发生误食异物的情况。消化道异物是指误吞或故意吞入消化道的各种物体,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及时排出,也包括误服的危险化学物质。多发生于6月龄至6岁的儿童。

处于口欲期的小朋友,通常喜欢用嘴巴来探索世界,误食异物导致伤害的案例时有发生。毛春发提醒广大家长,小朋友年龄小、好奇心强、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家长要发挥好自身的监管作用,给孩子买玩具时要充分了解玩具是否暗藏风险,一定要购买安全的产品。同时,合理保管高危物品:如硬币、纽扣、钥匙等小物件。选择玩具时尽量选择体积较大、无锐角、无磁性的玩具,拒绝危险性玩具,如磁力珠、水养球等。对于需要用电池的玩具,要固定好电池盒。此外,要教育小朋友提高防范意识。保持良好的进食习惯,才是保证消化道安全、减少消化道异物的最佳方法。

万一小朋友误吞了异物怎么办?家长发现小朋友吞下异物后,要立即阻止小朋友进食,千万不要试着通过吞咽馒头等把异物冲下去。若小朋友尚未发生呛咳、呼吸困难等窒息缺氧表现,不必过分紧张,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