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细胞工程” 涵养村风民风
马鞍徐:文明新风筑起“文明新村”
记者 成 超
导报讯 “杨柳岸,生态廊,青山绿水绕村庄;古驿道,三益堂,徐氏宗祠旧模样。那一年,我离开家园夜夜想,甜甜的甘蔗蜜中淌……”昨天,记者走进兰溪市上华街道马鞍徐村时,村里的广播正传出优美的歌声。这首名为《四海朋友聚一堂》的歌曲,是该村的村歌。
“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村里请来了专业人士,创作并录制了这首村歌,用文化引领发展。村歌唱的是村里的今昔巨变,是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马鞍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跃进自豪地说。
马鞍徐村位于兰溪南部,315省道和衢江贯村而过。近年来,马鞍徐村积极响应文明创建工作,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营造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创建氛围。
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鞍徐村在村口广场上设立了2处大型广告牌,在村内设立了多处文明宣传文化墙,在公共场所张贴了文明用语提示和禁烟标识。同时,新建了党建广场和村中休闲停车场,在村里的主干道上画起了停车线,并打造文化长廊、创作村歌,构筑文明新农村精神文明阵地,使文明新村、文明新风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该村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从每个家庭、每个村民入手,认真实施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现在,村里每家每户都悬挂家风家训,环境卫生方面实行“门前三包”,着重以房前屋后乱堆放整治为抓手,常态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该村常抓村民道德建设,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精心组织“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少年”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该村还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杜绝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遏制了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形成文明向上的村风民风。
如今的马鞍徐村,已从“矛盾纠纷高发村”变身“文明村”,成为省民主法治村、省文化示范村、省重大决策落实情况观察点、国家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村、金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获得兰溪市先进基层组织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