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兰溪这场专题询问——
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把脉开方”
□ 记者 童 茜 通讯员 周桃安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是发展要事也是民生实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全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短板弱项?12月15日,兰溪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就全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全程采取网络直播方式进行,12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人大代表现场“出题”,10位政府部门负责人当场“答题”,直播屏幕前的市民、网友全程“监考”。
深入调研,做足问前功课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为确保专题询问能问到点子上、询在关键处,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专题询问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门调研工作组。
据了解,今年7月至10月,该调研组聚焦学校专业设置、师资人才、校企合作等情况,采取看现场、听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先后深入高级技工学校、江南职校、职业中专学校等点位,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参观实训基地,摸清当前兰溪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同时,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学校负责人、教师、学生家长、专家学者座谈,了解这项工作的难点痛点,收集意见建议。该调研组还充分发挥基层单元、“兰溪人大”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通过扫代表码、调查问卷等形式,向广大群众、人大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意见建议。
做足问前功课,打有准备之仗。得益于深入一线、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询问者对全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成效和短板,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心里也有了底。
紧扣主题,做实问中环节
“请问,人力社保局在推进产教融合工作中如何发挥高级技工学校的优势?在创建技师学院还有哪些短板?”询问会一开始,与会询问者郭慧首先发问,“矛头”直击问题要害。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发挥高级技工学校的优势,丰富产教融合形式,拓宽产教融合覆盖面,提升产教融合成效……创建技师学院方面还存在办学场地少、设施设备缺、师资队伍弱等短板……”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姚仕强答道。
询问者鲍跃君在调研中发现,作为兰溪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业,对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和管理者都有较大需求,但“招工难、留人难”现象一直存在。“在推进纺织行业产教深度融合方面有什么打算?破解纺织业用工难有哪些举措?”鲍跃君直言不讳地将这个焦点问题抛给了市经信局负责人。
“企业出现‘两难’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及家长对纺织行业认可度不高、校企交流不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不符等。下步,我们将采用‘3+2’培养模式,加强纺织业与职业中专及宁波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设立纺织品面料设计专业,开设纺织类冠名班,成立兰溪籍纺织班,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实习锻炼。”市经信局局长刘南苗坦诚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提问、回答、追问、补充……询问环节持续了1个多小时。询问会上,12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人大代表作为“问询人”,直奔主题、犀利提问,针对全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询问;10位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应询人”,直面矛盾、诚恳作答。在一问一答中,问出了民生关注、群众期盼,问出了人大监督的力量;答出了政府责任决心、使命担当,答出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新希望。
这次专题询问还采用了网络实时直播。网友“一剪寒梅”在留言区中说到,“这场专题询问会,辣味浓!火药味足!询问的都是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问出了群众心中疑惑,也给相关部门提了神、醒了脑。”
监督推进,做好问后文章
“应考”成绩如何?现场见分晓。
询问结束后,由43名与会询问员现场填写满意度测评表,按照“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档次,对应询人的表现进行打分。
结果,得分最高的单位拿到了38张“满意”票,1家单位收到了“不满意”票。说起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回答时措施不具体、内容不够接地气等。
“今天的询问会紧扣主题、准备充分,问得精准、答得精彩,达到了凝聚共识、增进合力、推动工作的预期效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卫平对此次专题询问取得的实效给予了肯定。专题询问会后,有关部门的“答题”才真正开始。接下来,市人大常委会将对专题询问情况形成书面反馈意见,以项目化、清单化形式交办给相关部门,并持续开展跟踪监督,做好专题询问的“后半篇文章”,全力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据悉,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已先后对民生实事项目、城市停车治理等工作开展了专题询问,起到了较好的监督推动和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