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粮仓” 端牢“饭碗”
兰溪今年新增粮油作物面积同比增长超七成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今年国家和省里的政策都很好,市里也出了好几个支持种粮的政策,鼓励我们搞好粮食生产,给了种粮人十足的信心和底气。”日前,兰溪发放了粮油规模种植面积补贴,永昌街道种粮大户姜跃军收到了补贴到账信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姜跃军种了大约570亩的水稻和小麦。种植面积大,投入成本也高,特别是农资价格上涨,让他深感压力。好在有了种粮利好政策,拿到补贴后,买肥料、种子等能省下一大笔费用。这让姜跃军下定决心,再扩大种粮规模。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近年来,兰溪以稳产保供、提质增效为主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耕地保护,优化生产结构,推广品种技术,稳步提高粮油生产规模化、产业化、优质化、数字化水平,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补贴政策更精准。兰溪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强化政策支持力度,落实落细各类补贴,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粮食生产,保障种粮主体收益。今年以来,已发放中央实际种粮补贴130.15万元,耕地轮作休耕资金159.59万元;有序推进粮油规模种植面积补贴发放工作,预计发放粮油规模种植补贴2766.2万元、规模种粮动态补贴164.13万元,总额同比增长75.64%;发放水稻种植主体开展水稻病虫草害飞防作业补贴59万元,同比增长103.45%。
补贴加奖励,调动种粮积极性。兰溪大力引导土地流转,拓展种粮空间,依托《兰溪市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试行)的通知》政策,把村集体集中连片流转的土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并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村集体财政资金奖励,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粮食增产。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共计新增流转土地5.2万亩。
保障粮食丰产,不仅要让农民愿意种,还要逐步提高土地品质。兰溪成立由市领导牵头的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领导小组,不断优化生产结构,完善区域布局,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持续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今年以来,已建立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方)8个,引进示范推广粮食新品种30个,示范推广应用水稻叠盘出苗、稻渔生态高效种养、水稻育秧机插、侧深施肥等批量技术,大大提升粮食生产质量和产能。
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良制交汇融合,徐徐铺展“多产粮、产好粮”的美丽画卷。截至目前,全市粮油规模种植面积达8.2万亩;新增油菜、小麦、早稻、单季稻、双季晚稻、旱杂粮等粮油作物3.45万亩,同比增长73.63%,其中,规模稻麦复种面积增加3.42万亩;规模种植主体达161户,同比增长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