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 

第02版:要闻

产业带就业 稳岗又增收

兰溪共富工坊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连日来,在兰溪市游埠镇洋港村辣椒工坊,工人们忙着制作辣椒酱。该工坊的辣椒酱制作好放置一周即可食用,广受客户好评。

“我们这里所用的辣椒是沙质土壤产出的白壳辣椒,口感细腻无渣。”洋港村村民周阿姨手脚麻利地清洗辣椒,她说,工坊离她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上下班很方便,工资相对镇里的其他工作要高,“村里好几个姐妹都在这里上班,大家一起上下班,生活既充实又有保障。”

产业是就业的保障。游埠镇把目光聚焦在辣椒产业,成立“游贯古今·共富工坊”,探索“镇党委+村社党组织+国企党组织+两新党组织+农户”模式,以辣椒主产地洋港村为核心,带动联建村农特产品迭代升级,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创业致富。

为拓宽销售路径,该镇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联动共建单位定期提供技术服务、政策支持、品牌推广、物流保障、金融扶持等服务,引进专业团队参与直播运营,辣椒酱年均销售额达120万元,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游埠辨识度的共富路径。

在兰溪,像“辣椒工坊”这样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产业饭”的“共富工坊”还有很多。

“我家距离工坊只有几百米,在这里工作一年多了,每天工作8小时,月收入3000多元。不仅实现在家门口赚钱,还能照顾年迈的父母,而且在村里生活的成本也比较低。”水亭畲族乡柳塘章村的一位村民,对“共富工坊”深有感触。

据了解,去年,水亭畲族乡打造了“柚香畲风”产业赋能式共富工坊。该工坊在省级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省第二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基础上建立,是一个集水果生产、苗木繁育、民族风情和乡村文化体验、农村创业培训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共同体。

“柚香畲风”共富工坊种植了20余万株水晶柚,覆盖面积达2200余亩。该工坊通过“土地流转+优先就业”的方式,优先安排流转土地的农户再就业、当地村民就近劳动。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工坊吸纳周边村民就业60余人,其中困难群众8人,年人均增收4万余元,为柳塘章、奎塘畈等少数民族村集体经济带来110万余元收入。

小工坊推动大共富。近年来,兰溪坚持党建引领,着眼缩小“三大差距”、深化“扩中提低”,主导制定金华市地方标准《共富工坊建设与星级评价规范》,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共富工坊”,拓展就业增收机会,形成良好的带富效应、辐射效应、帮扶效应、互促效应、示范效应。各“共富工坊”在建设过程中,全力盘活农村土地、资金、房屋、人才等各种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帮助更多农户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在“家门口”就业,带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培育新兴业态,有力促进共同富裕。

截至目前,兰溪已建成各类型共富工坊111个,吸纳农村就业人数5100余人,就业群众人均年增收约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