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古城一工地发现明清石雕建筑构件
专家推测可能与写《兰溪八景诗》的唐龙有关,具体需进一步考证
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韩梦盈 玖 月
导报讯 近日,兰溪古城片区综合开发(文旅)项目工地上发现明清建筑构件,其中有两块构件最为瞩目,一块是似狮似龙的瑞兽石雕,另一块则是正反面都刻有字的石板,分别写着“吏部尚”和“部尚书建”。
这是什么构建?石雕上的瑞兽又是什么?
时间追溯到3月11日晚,兰溪市博物馆副馆长钱镇祥接到一通电话,有人称在兰溪古城片区综合开发(文旅)项目工地上发现了一块青石构件,上面雕着一只狮子,猜测这或许是个文物。电话挂断后,钱镇祥立马放下手中事宜,赶往现场查看。
“大概是晚上6点多,我到现场后,的确看到了那个石雕构件,初步判断为明代文物。”钱镇祥从事文保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他敏锐察觉到,这片区域一定不只有这一块构件。他在四周转了转,果然在周边发现了其他构件。
由于天色较晚,加上视线受限,不便深入查找,钱镇祥当即联系相关部门汇报这一情况,并决定第二天一早再进行勘查,同时叮嘱安保人员进场现场保护。
第二天一早,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往项目工地,对市民反映的“石狮子”构件进行查看。只见“石狮子”造型威武有力,做仰头回望状,后腿部分残缺,从雕工和造型初步判定为明代石牌坊构件。
这件瑞兽雕凿精致,尤其是爪子雕刻十分锋利,匍匐在建筑横梁上,嘴微张露出锋利獠牙,腿部雕刻鳞片。这只瑞兽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发了在场工作人员的讨论:“是狮子吧,有狮子的脑袋和身体”“应该是龙吧,嘴巴是龙口的样子,还有龙须”“难道是麒麟吗,可是爪子又是龙爪的形状”……大家说法不一。
从整体看,石雕确实是狮子样貌,但有些部位细看后便会发现与狮子很不一样,它有狮子和龙的特征,但不能完全说它是狮子或是龙。因为讨论不出结果,钱镇祥现场打电话向省里的专家请教,但依旧未得到确切答案。
现场,大家对周边仔细查看,发现还散落着明清建筑构件七块,有的是横梁,有的是柱础。其中,有一块构件上一面刻有“部尚书建”,另一面则是“吏部尚”。
“我们第一眼看到石构件时,推测这应该是明代吏部尚书牌坊上的一部分,这个牌坊可能是为章懋建的,历史上他官至礼部尚书,而且章懋故居就在兰溪古城中。”钱镇祥说,当看到另一面的“吏部尚”几个字时,他们推翻了之前的猜测。“章懋是礼部尚书,但他的学生唐龙,担任过兵部、刑部、吏部三部尚书。兰溪的明代进士十分多,明代官累至吏部尚书的,在古城一带竖立牌坊,最有可能的就是唐龙。”
唐龙,兰溪人,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他的名字,兰溪人大多不陌生,其中《兰溪八景诗》更是耳熟能详,尤其是“丹嶂阴茫长谷雪,翠岚光滴大江流。兰花十里照春水,山鸟无声香自幽。”
钱镇祥表示,这些都是根据现有史料和资料得到的一些推断,至于牌坊是不是为唐龙所建,又是否为天官坊,仍需进一步考证研究。
目前,该批文物已移交至博物馆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