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爆火后被迫停业
“鹅腿阿姨”受邀北大演讲
近日,一场关于“创投女性”的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曾因“高校学子争抢”而走红的“鹅腿阿姨”陈秀凤获邀出席。
去年冬天,因为“高校学子争抢”,“鹅腿阿姨”陈秀凤走红网络,#北大清华鹅腿阿姨之争#等词条迅速登上各社交媒体热搜榜单高位,她也一跃成为热议话题的焦点。
在北京大学创新学社近日主办的“吾辈·WoMen——2024第二届青年创投女性发展论坛”上,“鹅腿阿姨”受邀作为嘉宾压轴出场。
“我今天来到这里,怀着感恩的心情。我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北大同学们吃过我的鹅腿……”她坐在舞台中央羞涩地笑着,紧紧攥着话筒,话语温和又坚韧。
“鹅腿阿姨”陈秀凤老家在江苏连云港。2000年,她入京谋生。直到2016年左右,陈秀凤开始以预定的形式卖烤鹅腿,并把自己的微信名字改成了“鹅腿阿姨”,方便购买鹅腿的学生们联系。
每天早上七点,供销商把新鲜的鹅腿送到陈秀凤的手上,她也开始了一天的辛劳。从洗鹅腿再到上烤炉,直到晚上到学校门口,送到订购鹅腿的学生们手中。在网络上走红之前,鹅腿阿姨每天也能卖两百多根鹅腿,都是当日新鲜制作,从不隔夜。
尽管陈秀凤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起床开始收拾,一直辛苦地忙到晚上天黑,但她说道:“孩子们这么喜欢,也就挺值得。”
论坛上,陈秀凤提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感激”。她感激北大同学多年来照顾自己的生意,感激同学们在她身体不适时及时送到校医院,更感激北京大学能让她有机会登上舞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
去年冬天,五十多岁的“鹅腿阿姨”火热出圈。随之而来的“热度”使她的生意受到自媒体的影响,被迫中断。
除了人群的围观和手机信息量的暴涨,开始有经纪公司找上门来,甚至带来了几百页的合同;有公司想要为她包装,让她去直播带货;有人通过社交媒体联系她,想让阿姨开班传授烤鹅腿的技术……“泼天的富贵”带给鹅腿阿姨的似乎不是机遇,而是接踵而来的麻烦。
迫于压力,陈秀凤不得不选择暂时歇业。在儿子的帮助下,她开通了视频号,并发布了一则视频。刚开始她还笑着打招呼,但一句话还没说完,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声音也哽咽了,“我就想平平安安地做烧烤,人流量太大,压力太大,我都不敢干了。”
经过短暂的休整后,陈秀凤又恢复了烤鹅腿的生意。回想起那段混乱又艰难的日子,她说:“稍微有点打搅我的生活,但这真是小事儿。”阿姨把这段经历说得轻描淡写,只觉得那是互联网浪潮中微不足道的水花,对于利用流量变现,她更是“从来没考虑过”。
当主持人问她是否觉得自己现在是在“创业”时,陈秀凤连连摇头,说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普通维生的手段,没那么“高大上”。
北大发文称,“鹅腿阿姨”的谋生何尝不能视为一种“创业”呢?创业并非只有宏观的概念,它本身也可以是普通人的生活态度。
话题转向烤鹅腿,她热情地向同学们讲授自己这些年的“生意经”。一是讲规则,和同学们建立信任关系。好多同学信任我,才会在鹅腿群里直接转账付钱,大家形成良性的信任。二是保证做良心活,就是要有高品质,不能让顾客遇到食品安全的问题,这也是特别重要的。
持之以恒和讲良心,不随波逐流,也不唯利是图,踏实地、认真地烤好每一条鹅腿。这便是“鹅腿阿姨”成功的秘诀。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