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1日 

第02版:要闻

“良种良机良法良田”齐发力

兰溪春耕生产按下“农忙键”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兰溪市上华街道的现代农事服务中心,一条水稻育秧自动化流水线“火力全开”,只见工人们将提前浸泡的种子、培养土投入自动化设备内后, 经过铺土、浇水、播种、覆土等自动化工序,育秧盘瞬间被填满。

育好秧苗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我们这条育秧线每小时可以完成1000盘,一天连续做可以达到7000至8000盘左右。”该中心负责人汪国联告诉记者,与传统早稻直播种植模式不同,育秧工厂集中培育秧苗,采用暗室催芽、大棚炼苗方式,并通过安装智能设备实现温度与湿度的自动化调节,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培育的秧苗整齐、粗壮,极大降低了倒春寒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减少早稻白枯病、烂秧等现象发生。

育秧工厂集中育苗,节约了育秧成本,大幅提高了秧苗的成活率,实现早播早插早收,在提高早稻产量的同时,还特别有利于连作晚稻的种植,受到了农户的欢迎。目前,全市有育秧中心14家,既满足了农户用苗需求,也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高度自动化的水稻育秧技术,帮助我们摆脱了传统‘靠天吃饭’的育秧模式,让我们的春耕生产底气更加足了。”一位农户说道。

民以食为天。作为农业大市,兰溪现有耕地面积41.1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面积36.94万亩。去年,全市有规模种粮主体161家,粮食播种面积22.91万亩,实现“四连增”,获评省耕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今年以来,兰溪以“早”字当头,“实”字托底,“干”字为要,集成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等,奋力吹响春耕备耕“集结号”,全面打好春耕生产“主动仗”。

田间地头,机声隆隆,旋耕机、平地机等一台台大型农机正在热火朝天地平整田地,农机手们正驾驶着深耕机在田间穿梭,深耕细作每一寸土地。为进一步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兰溪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田”变“良田”。“我们通过实施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电力等工程,使农田‘硬件’设施得到全面升级。”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兰溪不断夯实农田基础,制定了“粮食主产区”正面管控清单,迭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生命周期集成改革,推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多田套合”,大力鼓励村集体集中连片流转土地,今年计划新增流转土地2万亩。通过调研摸底,种粮大户意向粮食种植面积26万亩,其中早稻4万亩,油菜播种面积11.3万亩。

为让农户更好地掌握农业技术,兰溪还定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三联三送三落实”服务,举办种粮大户技术培训。“农技人员到田地上给我们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了困扰我已久的春耕难题,让我对以后的生产播种更有信心了,今年的粮食一定会有个好收成!”种粮大户范海松在培训之后笑着说。

截至目前,兰溪已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指导300余人次,同时发布各类技术服务、技术指导信息,确保农户们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春耕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