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每位坚守一线的城市管理守护者
“五一”劳动节
劳动书写光荣,平凡铸就伟大。在兰溪城市管理大军中,有这样一群最美城市管理守护者,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职尽责、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身体力行,谱写着爱岗敬业的平凡和非凡。“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操心又有点“唠”的中队长
“感谢兰江中队一直以来对兰花社区各项工作的配合。”4月24日上午,兰花社区居民代表将一面锦旗送到中队长吴希同志手中,对其在社区老旧小区拆改、垃圾分类推动、文明商户评比等工作中的支持表示感谢。
吴希是兰江中队中队长,在行政执法岗位上工作已有12年了。因其一米八几的身高,初见他时,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大威严”。接触下来,发现他这人什么事都很操心,有时甚至有点“唠”。
近期,兰溪频现强对流天气,为此,兰江中队第一时间开展户外广告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工作部署会上,吴希再三叮嘱:“大家在外面巡查时,也要注意自身安全。”会后,放心不下的他,干脆跟队员一起上路排查,提醒商家做好防护,以实际行动确保市民生命财产安全。路上,“爱絮叨”的吴希还不忘叮嘱队员“检查时要小心,不要站在广告牌下”。
12年的时光,已使吴希习惯了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对他来说,每天看似普通的日常工作,并不是机械性的循环,而是新的任务和挑战。他始终秉持初心和热情去完成每一项工作,小到一次市容整治,大到一场老旧小区的违建拆改。从现场踏勘、方案定制、人员安排到具体行动,吴希事无巨细,一一了然于心。吴希说,他的“唠”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岗位的热爱。
绰号“劳模”的执法先锋
带领队员穿梭在云山街道各商业区、市场和背街小巷,巡查、蹲点监督,整治户外广告、道路遗撒……这是云山行政执法中队中队长王文轩每天工作的写照,也是执法人最平凡的工作缩影。
2015年9月,王文轩进入兰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在从事执法工作的8个年头里,王文轩辗转多个基层中队和机关岗位,逐渐从普通队员成长为中队的领头人。面对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王文轩革新思变,真抓实干,高标准办好每一起案件;面对群众,他热情有礼,悉心对待每一位群众的反映和诉求;面对“战友”,他心细如发,经常与队员沟通交流。
王文轩总说,群众的支持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像老旧小区改造这样的行动,容易造成群众的误解,就更应该有耐心。王文轩带领队员与拆改住户充分沟通,确保小区改造顺利进行,帮拆改住户移重物、谋空间,仅用3天便顺利拆除老城一小区17处共计300余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实现了“拆改不拆心”,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
王文轩连续三年获评市优秀公务员,2023年获评市担当作为好干部。对于队员们称呼他为“劳模”一事,王文轩只是笑笑:“算不上劳模,我只是在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身穿制服的共产党员,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是我的义务。”
二十年为城市“护绿”的园丁
园林工人是城市美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一员,他们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在兰溪众多勤劳的“城市园丁”中,有一名园林工人叫何小平,已经在园林行业工作了二十年。
每年春天,是何小平最忙的时候。为让市民能够行走在烂漫春花里,何小平与同事们整天对公园、广场的植物开展防治虫害、整形修剪、松土施肥等工作,一丝都不敢马虎。“能让大家处处见花,为大家提供好的生活环境,我觉得值了。”何小平说。
何小平说,最初选择园林工作,是因为热爱大自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城市更加美丽。在他的工作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户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他都坚守岗位,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城市绿化的整洁。面对这些挑战,何小平学会了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和坚韧。
“园林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每一棵植物都需要精心呵护,每一寸绿地都需要仔细打理。”何小平说,凭着对园林工作的热情,他学会了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在整理花坛、修剪树木的过程中,用心去感受植物的需求,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
何小平说,他的志向是成为一名技艺精湛的园林工作者,为城市的绿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也希望,社会能更多地关注园林工人的辛勤付出,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填埋场的最强“安全帽”
在被垃圾淹没的地方,你能待上多久?一个小时、一天还是一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年与垃圾为伴,默默无闻,致力于城市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填埋场环卫工人王跃彬就是其中一员。
2016年4月,王跃彬开始在兰溪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工作,一干就是9年。作为填埋场的安全员,早出晚归已成为他的生活常态。“一开始什么都不懂,但慢慢学就好了。”王跃彬说,刚入这一行业,垃圾产生的异味还是较难克服,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
每天8时至12时、14时至18时,是王跃彬的工作时间,但由于工作任务多,他经常需要提前上班。排查垃圾车辆、检查作业机械、检修各项设备,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都与安全钩挂,每一件的背后都是王跃彬仔细负责的身影。他真正把填埋场当成了自己“家”,吃饭、睡觉也常常在填埋场里。
由于填埋场工作的特殊性,一些不起眼的“小工作”稍不留神就会酿成大问题,王跃彬对待各项工作,必须做到周到细致、一丝不苟。尤其天气一热,从清晨踏出房门开始,他的衣服就是干了湿、湿了干,直到深夜回到房间,才能换上干净的衣服。
王跃彬说,既然做了环卫这份工作,就要把它做好。9年时间,王跃彬将自己从“一无所知”磨炼成填埋场的“安全帽”,恪守着“环卫橙 我的城”的兰溪环卫信念。
城市管理的“火眼金睛”
“信息采集员的工作内容是采集城区范围内的所有城市管理问题,这就要求我必须对人员、环境等了如指掌,不学习是不行的。”这是信息采集员王建新坚守一线九年的经验总结。
王建新说,刚加入信息采集员大家庭时,他还是一名“萌新”。为此,他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在单位组织的培训会上,他总是坐在第一排,认真记着笔记。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还不忘带动新员工工作。9年多来,他超过百次担任新员工的培训导师,发挥自身优势,将工作经验传授给新同事。
“信息采集员很辛苦,每天早出晚归,夏天头顶烈日,冬天顶风冒雪。抱怨没有用,把工作干好才是实实在在的。”王建新笑着说,汛期来袭,他主动值班配合防汛,连续几天都是6时就到达易积水的地点查看情况,下班后更是主动去兰江边记录实时水位。烈日当空,他细心安排各种防暑用品,每天骑着电瓶车满城区转悠,第一时间和有需要的同事换班。
一路走来,王建新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将自己的全部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中。除了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外,帮助老人过马路、扶起翻倒的三轮车、归还捡拾的手机等,他都毫不犹豫。正如他自己所说,工作就是责任和担当,9年多来,王建新在平凡岗位上,为守护兰城的美丽和秩序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本版文字 姜一峰
本版图片由兰溪市行政执法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