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连续3天买酒,老板凌晨陪聊
“好像看到了20年前的自己”
近日,一个小伙子连续3天去杭州丁桥的一个小超市买酒。细心的老板发现对方神色落寞,主动陪他聊天,说了很多暖心的话。这位“中国好老板”名叫吴会球,是浙江庆元人,和老婆吴水梅一起经营小超市。
第一次过来,小伙买了一罐啤酒就离开了。第二次吴老板正好不在,是老板娘在看店。当时小伙情绪情绪低落,还问了老板娘一个问题:杭州工作好不好找?
第三次是凌晨,那时吴老板独自在店里吃宵夜。小伙微醺,从柜台上拿了两罐啤酒,走到收银台前。
吴老板觉得小伙的情绪有些异常,便关心地询问:“看你脸色不太好,有什么心事吗?”谁料,小伙沉默了一会儿,反问了一句:“赚钱有什么用?”
吴老板不知道对方身上发生了什么,但仿佛看到了20年前的自己。
2005年,他29岁。因为家里发生变故,欠了7万元的债。为了还钱,他和老婆坐了一天的车来到杭州,在火车东站边开了一家早餐店。
彼时,两口子身无分文,连开店的4000元也是找亲戚借的。吴老板花了50元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每天凌晨骑车5公里去三里亭买菜。就这样,起早贪黑忙了2年,还清了债。
他们把店面搬到了闸弄口,还在老家买了房。直到2011年,因为儿子要读小学,他们才回老家生活。前年,儿子考上了大学。
对于第一段来杭州打工的经历,吴老板直言是“最艰苦的日子”。
“出来打工,大家都不容易,各有各的苦。”吴老板请小伙坐下来一起吃宵夜,一边吃一边喝酒。
小伙子打开了话匣子,聊了很多。他谈到了自己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困扰,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吴老板耐心听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和同情。“生活肯定有起起伏伏,关键是怎么面对……”吴老板见缝插针地劝慰。
一旁的吴大姐说,那天深夜自己醒来去店里,看到老公还在和小伙聊天,有点懵圈了。吴大姐说,这个超市是夫妻俩去年回杭州的时候开的,之所以再次来杭州,是觉得在这座城市,只要努力都能赚到钱。
为了能让超市开起来,两口子贷款数十万。“之所以选择做超市,主要是因为做餐饮太辛苦,现在年纪大了有点吃不消了。”但是,开了超市,他们才发现,现在的生意真的不太好做。
“以前做餐饮,累是累了一点,但只要勤劳肯干,每天都会有固定收入。开小超市是轻松了,但不是每天都有生意。”吴大姐说,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赚四五百元,但如果生意不好,可能一连几天都开不了张,“每个月赚的钱,刚好够生活上的各项开支。”
前段时候,吴老板还考虑跑出去兼职送外卖,来补贴家用。好在房东了解了他们的实际困难,主动减免部分房租,缓解了两口子的压力。
凌晨2点多,小伙子不胜酒力,喝得有点多。他拉着吴老板的手喊“大哥”。吴老板不知道小伙的住址,又不放心他一个人回去,便报警求助。丁兰派出所民警随后赶到。
小伙见到民警,不愿回去。两口子扶着小伙的手臂,安慰他的情绪:“你现在去睡觉,我们才会安心。”
小伙反复对民警说着酒话:“我哥(超市老板)对我很好。”
那天凌晨,民警送小伙回家,吴老板不忘叮嘱他:“回去以后好好孝敬父母,陪伴孩子,把孩子培养好了,也是你的成就。”小伙抓着吴老板的手:“哥,欢迎你来我老家玩。” 据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