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时节宜健脾养心
记者 蒋宇欣
进入小满节气后,气温升高明显、降水增多,容易产生湿热之邪。中医认为,此时养生要注意防热防湿、护脾养心,从而安然度夏。
在饮食方面,小满后天气炎热,出汗较多,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可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减轻肠胃负担,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黄瓜、荸荠、藕、西红柿、枇杷、西瓜、山药、鲫鱼、鸭肉等,可配合药膳汤饮以扶正益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尽量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鲜、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还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人,最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剧烈腹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等症状。
小满时节正是盛产水果的季节,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可以帮助人体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有利健康。同时,水果还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但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慎食糖分高的水果。
在起居方面,午饭后进行午睡是一个良好的补眠方法。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如果午睡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脑的血液量减少、呼吸频率减慢、人体的代谢活动相对减弱。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醒来后匆忙去工作、学习、运动,大脑气血不足就会使人感到头晕目眩。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夜间睡眠欠佳的老年人,午睡时间过长还会影响夜间休息。
此外,该时节天气湿热,易孳生蚊虫,诱发细菌、病毒,传染病流行,如新冠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登革热等。因此,大家需做到“未病先防”,注重增强机体正气和防止暑湿病邪侵害。可以适当进行锻炼,早起或晚上太阳下山后,到公园或绿地散步、打拳、做操、跳舞等,有利于体内汗液排出,帮助祛除体内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