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数字赋能杨梅产业
一颗大棚东魁杨梅,最高卖到12元
记者 徐正达
导报讯 兰溪大棚黑炭杨梅才刚热销,这两天,大棚东魁杨梅又进入了采收期。
昨天一大早,马涧镇七星山名果庄园的杨梅大棚里已是一派繁忙,紫黑色的东魁杨梅在绿叶映衬下显得格外诱人,采摘工穿梭其间,娴熟地将一颗颗成熟的杨梅采摘入筐。
“快过来看,这棵树上的杨梅长得跟乒乓球一样大。”大个头的东魁杨梅,让人垂涎欲滴,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听说兰溪的大棚东魁杨梅特别大特别甜,我特意跟朋友过来体验一下,确实不错。”来自千岛湖的陈苏琴,一大早就和朋友自驾来到马涧的杨梅山体验采摘游。现场品尝了之后,她对大棚东魁杨梅赞不绝口,一口气买了30篮。
据七星山名果庄园负责人汤友贵介绍,该庄园有130亩杨梅林,其中110亩是设施化大棚杨梅。虽说大棚东魁杨梅刚上市,但预订电话却一个接着一个,有时甚至要排到第二天或第三天才能发货。而这些预订的客户,有不少是来自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外地客商。
“今天早上发了360多件快递,也有来自杭州和金华周边地区的自提客户。现在,我们一天能采摘大棚东魁杨梅1500公斤左右,周末会达到采摘旺季,一天可采摘2000公斤左右。”汤友贵说,采摘、分拣、包装、配送,这些天,庄园里的70多名工人忙得团团转。
“目前,我们大棚东魁杨梅是按等级来区分价格的,分为四个等级,论盒卖,分别卖380元、480元、580元及680元。像680元一盒的‘贡品’杨梅,一盒只有57颗,单颗果重在35至45克之间,比乒乓球还要大,差不多12元一颗。”汤友贵告诉记者,一颗杨梅能卖出12元,这要归功于大棚杨梅的“数智化管理”。通过数字化平台,对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病虫等进行精细化管控,让杨梅品质得到提升的同时,销售价格也比露天杨梅高出好几倍。
据悉,兰溪是浙江中西部最大的杨梅产区,有杨梅种植面积7万亩,其中大棚杨梅3000多亩,年产量约4万吨。预计露天黑炭杨梅6月初上市,露天东魁杨梅6月中旬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