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废品考上清华的庞众望如今怎么样了?
高考744分,清华校长亲自上门接他
庞众望与母亲
近日,一则关于清华学子庞众望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
曾经,对于自己的亲人,他说“我没有觉得我的家庭有哪一点拿不出去”;如今对于自己,他的内心依然坦然和强大,“可以给别人证明现在的我也依然非常优秀,也依然是一个可以闪闪发光的人”。这位当年高考744高分、被清华校长亲自接人的学子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2014年,庞众望考入河北沧州吴桥中学,在班主任李莹印象里,高一新入学时的庞众望比较瘦小,像个小学生,但这位从农村来的孩子特别爱笑,很阳光也很开朗,跟其他孩子并没有任何区别。
直到有一天,庞众望申请了贫困生补助,李莹就想着去他家里看一看。当李莹第一次来到庞众望家里时,她惊呆了,他家里的情况远比文字材料上糟糕得多,父亲被精神疾病困扰,母亲失去行动能力,他的家几乎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李莹说,其实最震撼她内心的不完全是这个家的困难,而是庞众望一直表现出来的自信自强、阳光开朗。而这个贫困的家庭给予他的除了生活的艰辛,还有母亲最宝贵的爱……
1999年2月,庞众望出生,他承载了这个家庭太多的希望,母亲给他取名庞众望,当其他家庭四五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的时候,童年的小众望却扛起了一个家,帮妈妈打理家里的一切。
小众望每日早早起床扫地、烧水、收拾房间,照顾妈妈洗漱、方便、清洗便盆……别的孩子眼中的苦与累,在小众望这里却寻不到一丝烦恼,只要能天天跟妈妈在一起,他就觉得很幸福。
平时,他很少在外面嬉戏玩耍,而是静静地陪在妈妈身边,同妈妈聊天,打理妈妈的日常生活。老天爷似乎有意考验这个孩子,就连这样简单的幸福也吝于给他。
不满7岁,众望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手术治疗,但他的家里无力承担费用,乡亲们看到众望的母亲这样为难,便劝她放弃孩子“如果孩子病看不好,你这个家庭还怎么过下去?”
可是,这位坚强的母亲从来没有犹豫过给儿子治病,她请人帮忙推着轮椅开始了挨家挨户的求助,村里的父老乡亲含着眼泪给她凑上了为孩子看病的钱。
众望要去外地做手术了,妈妈却需要人照顾,不能陪着孩子去医院,众望住院的几天里她整晚整晚合不上眼……好消息终于传来,手术很成功,众望马上就能出院回家,她哭了,那是激动与幸福的泪水。
妈妈给了众望第二次生命,尽管那时的他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但这场病让他更加了解了母爱的伟大与生命的意义,他更加珍惜同妈妈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众望的病是治好了,家里却欠下了一大笔债务,尽管乡亲们没一个人来要账,但他跟妈妈都希望能尽快把账还上。
七岁的众望到了上学的年龄,眼看妈妈每天起早贪黑做着针线活但收入寥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众望常常在放学后去捡废品。有一次,他为了捡拾碎铁片把手割得伤痕累累,他害怕被妈妈发现,等天黑了才回家,当他拿出卖废品积攒的零钱时,妈妈脸上带着笑,却心疼地背过身擦眼泪……
在庞众望一贫如洗的家中,唯一能使“蓬荜”生辉的是众望那一张张奖状,从小学到高中的这些奖状贴满了墙壁,见证着一位自强少年的成长历程。
2014年9月,庞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吴桥中学,高中的三年里,众望把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经历记下来,把考试成绩装订起来,把获得的奖状折起来,这是他给妈妈的特殊礼物。
“既然苦难选择了你,你可以把背影留给苦难,把笑容交给阳光”这是庞众望在日记里的一句话。他知道,命运可能有时无法选择,但微笑是可以选择的,在这样的信念下庞众望度过了高中三年,也终于迎来自己的“阳光时刻”——2017年庞众望高考发挥出色,取得了684分的高分,再加上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最高60分加分,庞众望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亲自去庞众望家里接他。
考上大学后,庞众望婉言谢绝了旁人资助,他说,知道钱来之不易“我觉得还是自己挣的钱最好”。庞众望认为不接受资助对自己是一个锻炼,靠勤工俭学和相关补助政策,生活费完全不成问题,“这几年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不白白浪费上清华的机会”。
如今的庞众望已是清华大学博士三年级学生,正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科研工作。面对困境和挫折庞众望真正做到了不负众望,正如他对自己的评价“我并没有去抗争命运,而是很顺其自然地去做一些事情,遇到困难,就应该去解决困难”。 据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