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9日 

第05版:专版

思想解放找差距 凝心聚力话发展

学习“义乌发展经验”兰溪企业家这样说

近日,兰溪市义乌商会会长朱云龙和副会长齐泉水在“思想解放找差距 凝心聚力话发展”对话活动中结合自身经历,对兰溪发展提出中肯建议。

本次活动由市委“思想大解放 服务大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市融媒体中心承办。旨在践行深入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坚决扛起时代使命大实践活动要求,通过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在对话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找差距、扬优势、促发展。

兰溪市义乌商会会长朱云龙

兰溪比义乌发展起步更早。我老家在佛堂,当时被称为“小兰溪”,而当时的兰溪被称为“小上海”,像我爷爷那辈的人都曾在兰溪打工,可见当时兰溪的发展势头之强劲。

如今,义乌成为从“买卖全国”到“买卖全球”的世界超市,身为见证者,我认为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勇于创新与突破。义乌在多年前的税务改革等关键政策上敢于先行先试,即使面临巨大压力也坚持推进,最终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在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大力推动,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支撑。

其次,义乌聚焦产业与品牌建设,成功打造了世界级的小商品市场品牌,这一产业天生具备流动属性,吸引了大量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促进了整个城市的繁荣。同时,不断完善产业链与配套服务,如物流、快递、采购等,为电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义乌拥有开放包容的人才环境,人才交流频繁,使得各类人才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

针对以上这些,我认为兰溪在今后发展中要注意明确自身的产业定位,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品牌。如今,兰溪围绕“3+3+X”产业体系,持续强化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覆盖领域广的龙头项目,形成新的发展动能。

要素保障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兰溪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特别是要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发展和人才引进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加强政策创新与支持,出台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政策,支持企业和人才的发展。特别是在人才引进和留用方面,要提供更加完善的政策保障和服务,并通过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入驻兰溪。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升级与转型。兰溪也应该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步伐,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如电商、物流等,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环境,鼓励人才交流与合作,可以通过举办各类人才交流活动、建立人才合作平台等方式,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此外,在这个过程中,兰溪可以积极借鉴义乌在产业发展、政策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和创新发展,加强与义乌等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兰溪市义乌商会副会长齐泉水

我的企业在马涧,当地政府对我们很照顾,有什么需求都能尽量满足。此前,在疫情期间,甚至还专门派人去高速路口接我们的集装箱专柜用于出货,我觉得在这些方面,兰溪做得确实不亚于义乌。

但是根据我在兰溪和义乌的经历,我发现,义乌具有高度的信息敏感度,能够迅速获取并传播全球市场信息,这为其商业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特别是其浓厚的经商氛围,人们乐于交流新的赚钱方法和商业机会,这种氛围促进了义乌的创新和商业活动的繁荣。

此外,义乌的产业布局灵活多变,从传统的“前店后厂”模式到现代的电商、仓储、轻加工等多元化发展,高容积率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而且,义乌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配套方面投入较大,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生活配套,满足了企业和员工多样化的需求,吸引了大量人才和企业入驻。义乌还拥有发达的物流网络,包括便捷的交通、高效的货运服务等,为企业的物流运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因此,我建议兰溪首先要提升信息获取和传播能力,加强与外部市场的联系,可以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举办行业会议等方式实现,并鼓励本地企业和个人积极交流商业信息,举办各类创业和商业活动,培养浓厚的经商氛围。

其次,借鉴“义乌发展经验”,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继续保持良好的政府服务态度和效率,积极回应企业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加强园区规划和建设,鼓励多元化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并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政策红利。当然,也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的投资力度,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吸引力。特别是针对新入职的年轻员工,为其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电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兰溪要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特别是要加快高铁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与合作,打造便捷的交通网络。同时,优化物流园区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为企业的物流运作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等高校的人才资源,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和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记者 徐正达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