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8日 

第05版:健康

立秋时节如何养生?专家:养阴清肺、静心安神

记者 蒋宇欣

昨天是立秋。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但暑热未尽,昼夜温差大,应如何养生保健?怎样科学健康度过季节交替,特别是预防呼吸道疾病和过敏?中老年人如何加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管理?一起来听听专业建议。

立秋时节仍处于“三伏天”的中伏,此时要注意饮食有节,讲究“养阴防燥”。专家建议,根据中医学“燥则润之”的养生原则,在饮食方面应以养阴清肺、润燥止渴、静心安神的食物为主,可以适当吃一些山楂、石榴、柚子等收敛肺气。也可以食用一些生津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核桃、蜂蜜等。要少吃葱、姜、辣椒等辛味食物。

季节交替时节,易引发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积极接种流感、肺炎疫苗等。尤其是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接种疫苗能有效减少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和重症发生风险。要自觉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流涕、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视情况及时就医。

针对季节交替预防过敏问题,专家特别提醒,对于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应尽量避免接触;保持室内清洁,特别是卧室、客厅等易积聚灰尘和过敏原的地方;秋季是海鲜等食物的丰收季节,但过敏体质者应谨慎食用;如果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过敏史和症状表现。

此外,秋季是心血管疾病多发季节,尤其是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头晕乏力、胸闷心慌、四肢麻木等症状。立秋之后,中老年人血压波动可能会更大。心血管病患者要更加重视心血管病的预防和危险因素控制,及时到医院复查,遵医嘱规律用药,将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不吸烟、限制喝酒、不久坐等。

值得注意的是,立秋时节的运动应讲究和缓而不剧烈的原则,避免出汗过度。中老年人可适当选择慢跑、太极拳、散步等运动,讲求形动而心静,静而不躁,使志安神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