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4日 

第02版:要闻

桥说游埠——“五马归槽”浓缩古镇的前世今生

见习记者 汪雪吟 包静怡 夏犁涛

记者 范溢磊 仇 昊

在兰溪游埠古镇,游埠溪蜿蜒流淌,把古镇环抱怀中。

傍水而居,自然离不开桥。横跨游埠溪的5座古桥——永济桥、永福桥、永安桥、太平桥、潦溪桥,犹如5匹归槽的骏马,构成了古镇标志性景观“五马归槽”。

这5座古桥形状各异,蕴藏的是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其中,永济桥被认为是5座古桥中艺术价值最高的。它造型美观,桥身的石雕花纹更是细腻入微、栩栩如生;桥身中央,一块“永济桥”深雕石匾镶嵌其间;桥栏上的浮雕,生动再现了“蔡状元起造洛阳桥”的故事;斧形桥墩上,石狮子形态各异,威严又不失俏皮。

这5座古桥不仅是工匠技艺的结晶,更承载着质朴无华、善良坚韧的精神风貌。永福桥,其特别之处在于整座桥梁由整块大青石堆砌而成,最大一块重达百余公斤。据游埠夏村宗谱记载,此桥由一位年仅25岁的夏氏寡妇,用她编织蒲鞋、打制草鞋的微薄收入,倾尽毕生积蓄所建。初名夏氏桥,后因方言谐音误称为柴市桥,最终乡邻念其善行,更名为“永福桥”。潦溪桥是章孝友堂家族的先祖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而修建的,它寄托着家族对后代子孙的期望。

这5座古桥还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相传朱元璋幼时曾在太平桥上乞讨并小憩,留下了“天子足迹”的神秘传说。潦溪桥头,古兰若寺静静矗立,更是被传为《倩女幽魂》故事原型的发源地。这些传说为古镇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游埠,自古便是重要的水陆码头和农副产品集散地。依靠发达的水运网络,人们在这里交易货物,交流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商贸文化和风土人情。

在永福桥旁,卖酥饼的李雪年回忆到,这座桥附近曾是卖猪仔和生活用品的集市,火柴、大米等日常用品琳琅满目。每当赶集的日子,这里总是非常热闹。

随着时代变迁,这些传统买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旅游业的兴起,让“五马归槽”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景点。这5座古桥不仅被很好地保存下来,还得到了进一步的修缮和保护。

说起这5座古桥,游埠人总是流露出一股自豪之情。李雪年说:“有些桥跟我小时候印象中的一模一样。游埠的特色在于一个‘老’字,古建筑已六七十年没有发生过很大的变化。”

“五马归槽”不仅是一座座桥梁,更是游埠古镇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的缩影,并以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古镇的过往与现在。这5座古桥背后的“秘密”,正是游埠居民勤劳智慧、善良淳朴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