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1日 

第01版:头版

提效率、优管理、拓市场,双娇纺织——

数字化改造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

记者 徐正达 郑 露 姜 维

见习记者 吴学而

昨天,记者驱车前往兰溪市水亭畲族乡,一走进市双娇纺织有限公司产品展厅,琳琅满目的各色纱线及用纱线制成的样品便映入眼帘。据悉,双娇纺织公司成立于2005年,纱线年产量达8000至10000余吨。

“近年来,企业持续开展数字化改造,对生产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实现车间管控一体化,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出口销售订单实现翻番,生产效率提升了7%至10%。”该公司总经理滕韬告诉记者,通过数字化改造,企业不仅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双重飞跃,更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数字赋能纺织企业

提效率优管理拓市场

2022年开始,双娇纺织公司全面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这不仅大幅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减少了人为失误和成本浪费,还使得管理人员可实时掌握生产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经过一年多的磨合使用,现在,包括管理人员和一线的操作工人,都已经能非常熟练地运用系统了。”据滕韬介绍,这些系统集成在数字化平台上,管理人员可随时通过手机APP了解历史订单、产量、员工生产等情况,及时掌握需要改进的方向,制定出更适合的员工培训、更合理的生产计划;操作工人以前只能同时操作5台机器,现在可再多操作1至2台。管理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的同时,企业每年可节约成本超过350万元。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双娇纺织公司新增了细纱机数据采集器,利用实时采集、监控到的细纱机数据,杜绝了员工因急于换班造成的纱线断头等情况。“通过加装细纱单锭检测系统和电子升降系统,可实时监测细纱断头、弱捻等情况,同时单筒重量增加了20%。”滕韬表示,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汇总,生产浪费和损失进一步减少,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质量则进一步提升,稳定性大大增强。此外,该系统还能实时监测异常锭位,质量反馈时长从两周缩短到实时,为企业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赢得了宝贵时间。

通过系统控制,双娇纺织的纱线产品下游,由原来相对简单的袜子升级为毛衣、T恤布料等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这样的升级不仅扩大了客户范围,增加了订单量,也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现在,双娇纺织公司可以更加便捷地管理历史订单、实时产量和员工工作时长等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生产情况,匹配客户需求,提升服务水平,从而提高订单量和利润。

2023年,该公司外贸出口额较上年增长了21%,是同集团内未开展数字化改造企业的两倍多。

绿色引领纺织潮流

打造未来工厂与国际贸易桥梁

近年来,随着产品应用领域逐渐扩大,纤维用量增加,双娇纺织公司聚焦化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当下实践,比如研发保暖、透气、再利用的环保纱线等,助力“绿色纺织”建设。

“以前,我们的原料主要以石油提炼出来的人造纤维为主。现在,为了环保,我们开始把再生纤维当作原料。”据滕韬介绍,再生纤维的原料主要是废弃的塑料瓶。通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将废弃塑料瓶转化为可再生的纤维。与传统的纤维相比,再生纤维具有更环保的优势。它不仅可以减少废弃塑料瓶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通过循环再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除了环保优势外,再生纤维的透气性和保暖性也比较好,可以满足各种不同服装的需求。“比如,再生纤维与黏胶混纺面料在弹性、耐久性、柔软性、保暖性、易保养性及价格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可用来生产内衣。”滕韬表示,目前,这些面料主要出口南美洲等地区。

此外,在纺织业中,传统印染生产会释放大量的污水、废气和废渣,尤其是投放染料环节易产生污染。而双娇纺织公司选购的再生纤维,通过原液着色技术,在制造原料中混入着色剂,使纤维生成的同时就已经着上颜色,不仅色牢度更佳,还省去了后道的织物印染,杜绝废液排放对于水环境的污染。

今年,双娇纺织公司预计实现两个亿的年产值,这在业内只是小体量。不过,该公司计划在下一次的扩张中,把全程产业链都实施数字化,并打造成“未来工厂”,5年内,把产能再扩大2至3倍。

“纺织产业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接下来,我们公司计划在保持产能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向贸易型企业转移,不仅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同时还可代理销售全国的产品。目前,公司的销售团队除了精通英语的外,还有精通波斯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的销售员,有很强的语言优势,而且他们海外经历丰富,可为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牵线搭桥,让更多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走向世界。”谈起企业未来发展,滕韬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