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2日 

第03版:民生

兰溪部分蔬菜价涨到“过年价”

相关部门:天气转凉后会回落

记者 沈冰珂

导报讯 最近,经常买菜的市民会发现菜价大涨,有的甚至已经翻倍。昨天,记者在兰溪市区青松菜场看到,蔬菜品种多样,但10元以下的蔬菜难以寻觅。

在张淑文的菜摊,记者了解到,每千克青椒的价格20元、四季豆20元、茭白22元,就连苋菜都要6元一把。今年50多岁的张淑文告诉记者,她卖了30年的菜,很少遇到夏天有这么贵的菜价。“不仅兰溪贵,全国各地都很贵,差不多和过年一样。”张淑文说,天气不好,菜难种。估计过些日子,菜价就会降一点。

市民冯女士负责家里的“菜篮子”,每天都要去菜市场买菜。一个早上转下来,冯女士买了2个青椒、三四株芹菜、两节藕、一小把平菇,“差不多花了30元,现在的蔬菜价,都跟肉差不多了。”冯女士说,昨天买了玉米,平时每千克6元左右,现在要8元,如果剥了壳,要卖到12元。

除了买菜,冯女士还有种菜的习惯。“我在顶楼的平台上种菜,往年自己种的菜都吃不了,今年什么都种不起来。”她回忆,自6月份梅雨季起,她种的蔬菜就没怎么收获过。“梅雨季下大雨,丝瓜、黄瓜、茄子、青菜,都被雨水泡烂根了。好不容易存活下来的几株,遇到后面高温一晒,也不开花了。”进入盛夏,冯女士每晚都给蔬菜浇水,但至今还没开花结果。

不仅楼顶的菜难种,地里的菜也不容易种。家住云山街道后地村的村民陈建仓有一小块地,常年种着家里常吃的10多种蔬菜,如球菜、丝瓜、黄瓜、茄子等,田地旁有个小水坑,浇菜很方便。陈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地里只剩下丝瓜和秋葵,丝瓜藤蔓长得高,刚好在树阴下,秋葵也挺耐旱的,其他的绿叶菜,种下去也长不大,每天还要勤浇水,不然全蔫了。

露天的菜地不好种,大棚蔬菜也难管。云山街道石阜岭村68岁的张世塘种了一辈子的蔬菜,家里有3个大棚。通常,他把种的蔬菜运到城北菜场,由妻子负责销售。这几个月下来,他觉得菜价很不错,但蔬菜也特别难种。“天太旱了,这几天稍微好一点。”张世塘说,他的菜地里还有丝瓜、冬瓜长得比较好,像空心菜、青菜这类,虽有收获,但比起以往要差很多。

对于兰溪部分菜价偏贵的现象,记者咨询了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兰溪本地蔬菜不多,大部分需要从外地进购,这是菜价上涨的原因之一。另外,今年的高温天气对本地蔬菜收成也有影响。预计天气转凉后,农户种植的蔬菜上市,菜价偏高的现象会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