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聚焦“充电难”升级充电模式
新能源汽车充电实现“桩随车动”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车停下后,充电桩自动到达车位附近,并伸出充电枪,插入充电口即可充电。”日前,国网兰溪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游埠镇洋港村智慧充电站开展电力服务,指导新能源车主如何安全使用可移动充电桩。
随着充电技术的发展和桩端的普及,新能源车主充电焦虑的指向,由“充电慢”逐渐变成“充电位被占”,极大影响了司机的充电体验。
据悉,智慧充电站采用了“立式+移动式”的充电桩组合,利用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一套可移动式智慧充电桩。通过自动识别“绿牌车”,充电桩能自主移动至车辆旁边,结合精准定位、自动伸缩充电枪、扫描二维码等技术,实现充电桩的自动释放和充电费用的自动结算等功能,有效满足站点充电车位的移动化需求。
此外,充电站已完成虚拟电厂的接入,通过AI算法模型,综合考虑当前台区负载、光伏发电量等实时数据,动态调整充电功率,灵活切换快充和慢充模式,避免充电需求激增对配电网造成的尖峰冲击。不仅降低了充电成本,还能实现电网的削峰填谷,构建了桩网协同互动的充电模式。
近年来,市供电公司积极研发创新,推动“车随桩停”到“桩随车动”的用电模式转变,实现了充电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我们会定期去站点开展充电桩核查工作,不仅对配电箱等电力设施进行摸排,对充电枪的枪头、枪线等部位进行全面检查,还指导车主操作使用,并发放使用手册与节约用电宣传册,为用户提供更好充电体验。”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