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兰溪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做优“学在兰溪”品牌
记者 陈 婵 方 昊
导报讯 近日,当记者走进兰溪市聚仁中学时,正是学校的课间操时间,同学们有序来到操场上跑步、做操。课间操结束后,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教室里又响起一片琅琅的读书声。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空间,聚仁中学于去年10月进行教学楼扩建项目,目前已完工。新教学楼投入使用后,不仅可以增加150个学位,而且学习环境也将得到极大提升。
“学校坚持‘做更好的自己’的育人目标,依托四大特色周活动、‘学校一社区一家庭’三位一体的特色德育育人模式,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注重环境改善,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提供高品质教育。”聚仁中学副校长符曙飞说。
做好教学软硬件的提升,更做好教育环境的改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兰溪人”选择在兰溪安家落户。对此,兰溪全力做好来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先后出台《兰溪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细则》《常住人口教育均衡工程》等政策,按照“应排尽排,就近入学”的原则,全面落实外来务工子女入学,保障“新兰溪人”安心工作。
登胜中心小学是兰溪经济开发区务工子女配套学校,现有学生708人、18个班级,学生大多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考虑到许多学生是少数民族,学校积极打造“和融”校园文化,设立“少数民族陈列馆”“民族小舞台”“民族文化长廊”等,让学生在兰溪也能感受家乡文化。
“我来自云南,我跟着爸爸妈妈来到兰溪,在学校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老师对我很好。”该校三年级学生柏颖说,她从一年级就转学来到兰溪,现在已经适应了这里的学习生活。
“我们本着‘应收尽收’原则,真正实现‘零门槛’入学,为随迁子女入学提供一条龙服务,确保他们能在兰溪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登胜中心小学校长诸葛雪良介绍,近几年,随迁子女人数呈不断增长趋势,该校作为“新候鸟”栖息地,将会一如既往地做好随迁子女学习和生活保障工作,让家长放心工作,让学生安心学习。
兰溪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市区学校入学,另一种是非市区学校入学。市区学校入学要求在市区有房产,而非市区学校入学只需要提供务工合同及居住证。对于有些来兰时间较短,未办理居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则通过“先入学后补证”的政策,尽快把新生安排在相应学校。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达100%。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为更好地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今年已完成全市24530位学生脊柱筛查,并联合卫健部门做好异常学生的闭环管理,并开展家庭教育活动127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122场。
作为学习型城市,兰溪也十分关注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方面。近年来,兰溪教育系统结合实际,发挥办学经验和优势,积极主动对接基层老年需求,让老年人开启“享老”新生活。目前,兰溪已在兰江街道、马涧镇、香溪镇、黄店镇建设老年学校,并建成48所村(社区)老年学堂。
在位于兰江街道通洲路的老年学校,“银发学员”正在上养生保健气功课,按照动作要领,他们认真比划,强身健体。“我住在附近,在这里学气功2年了,身体也越练越好了。”学员方丽琰笑着说。
兰江街道老年学校依托(村)社区开展工作,走出一条独特且行之有效的办学之路,将教育培训直接送到(村)社区,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学校开设书画、戏曲、歌咏等课程,在读学员有500人左右,满足老年人艺术、文化、健康等多层次、多元化学习需求。
近年来,兰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做优“学在兰溪”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